美文网首页
学一点是一点 |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阅读感悟

学一点是一点 |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阅读感悟

作者: 李丹720 | 来源:发表于2024-02-24 22:48 被阅读0次

    文/丹老师

    余映潮老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一书,作为我们新学期重点研读书目之一,整体阅读后感觉指导性极强,也为接下来的研读、践行增添了信心。

    我的阅读感悟想从尝试分析、提炼方法、基于教材再提升三个方面谈起:

    一、尝试分析

    “在专项研究中提升专业水平”一讲中,余老师强调微型话题研究的重要性、实用性,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专题论析”,这种方法重点用于教材研究与教材运用研究,既有收集、提炼的过程,又有分析、论说的过程。认真学习了余老师展示的《雨后的月亮》《草房子》《山中访友》片段解析后学以致用,自己尝试分析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的第三自然段。

    原文如下: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分析:这段话由过渡句开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难看出重点写赵州桥的“美观”——栏板上的精美图案。通过排比句呈现了栩栩如生的“龙”图案,从“相互缠绕的龙”“两条飞龙”“双龙戏珠”,可以看出龙的姿态多样;从“吐出”“遥望”“戏珠”,能够感受到“龙图案”的动态美。也从侧面赞叹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二、提炼方法

    余老师在“养成提炼教学资源的习惯”一讲中分享了多种提炼角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从文句表达的角度”进行,余老师从课例分析,我想从余老师的文章分析。

    回归到上面分析的《赵州桥》第三自然段,在习得余老师的分析方法后,提炼如下:首先是对这段话整体的感知(这段话由过渡句开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难看出重点写赵州桥的“美观”——栏板上的精美图案);接着是对文本的细致解读(通过排比句呈现了栩栩如生的“龙”图案,从“相互缠绕的龙”“两条飞龙”“双龙戏珠”,可以看出龙的姿态多样;从“吐出”“遥望”“戏珠”,能够感受到“龙图案”的动态美);最后是感悟提升(从侧面赞叹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提炼方法后的学以致用是至关重要的。从这种简单的解读开始,在实践中才会有更深入地理解。

    三、基于教材再提升

    余老师整本书中30讲教学艺术,是相互依存的。每一讲虽说单篇呈现,但是彼此关联。例如在学习并践行段落分析后,提炼出余老师的语言表达方式,还可以继续基于教材再提升。

    这就不得不提到余老师关于“运用教材”一讲中第三个层面的十个角度(本书第四讲,不再罗列)。结合《赵州桥》第三自然段的细读,将聚焦到“从课文中提取、提炼用于微型写作训练的材料”。

    1.目标简析

    《赵州桥》的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抄写,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从这一目标来看,单独分析第三段,略有割裂感。段不离篇,放到文中再看,引导学生体会本段的重要地位——达到抄写的要求。以此引起对文本的重视和深入分析的信心。

    2.关键词简析

    目标中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写清楚”,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本段写作的顺序:桥面——石栏——栏板;关注排比句的生动性:姿态——动态。其中写作顺序是略写,精美的图案为详写。重点操练排比句的续写,为小练笔作好铺垫。

    3.迁移运用

    语文教材46页“词句段运用”中列举两个句子,分析表达方法的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写。课堂上习得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尝试说明,最后当堂完成以练习排比句为主的小练笔。

    这一系列动作研读下来,脑子清晰了不少。余老师说:做智慧的语文老师,基本上全靠自己。目标比较明确地专注于刻苦研修。学一点是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一点是一点 |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阅读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wo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