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焦竑的《焦氏笔乘》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北宋宣和年间,李彦平和赵孝孙是太学同学,几年之后,两人同时参加进士考试,赵孝孙考中,李彦平却名落孙山。于是,赵孝孙安慰李彦平说:“你的年龄不大,回去之后好好读书,未来不可限量。”李彦平听了却很不高兴。
于是,赵孝孙转换了话题,问李彦平读过《论语》没有,李彦平很不高兴地回答说:“三岁小孩都读过,更何况我呢?”听李彦平这么回答,赵孝孙笑着问他:“既然读过《论语》,你说说‘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应该怎么解释?”李彦平听了却茫然无措,不知道怎么回答。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为李彦平感到尴尬,为了化解他的尴尬,我们帮他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可好?“学而时习之”到底要学些什么?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人的本性都是善的,这不过是一种天然的状态,人们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但人们意识到“人性本善”的时间却有先后,所以就有了后觉者效法先觉者的必要,如此,才能把人性中的善发扬光大。这里,朱熹说的是学习的必要性。
那么,既然“学而时习之”,那么学习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朱熹在《答张敬夫》中说:“以事理言之,则凡未至而求至者,皆谓之学。虽稼圃射御之微,亦曰学。配其事而名之也。”以朱熹的说法,学的范围极其广博,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不管什么领域,只要从“未至”的状态向“至之”的标准迈进,就是学。
有人说,学习的范围是如此之广,而我们的生命却极其有限,难道“学而时习之”中的“学”的范围就不能再缩小一点了吗?程颢告诉你,是可以缩小的,他说:“今之学者有三:辞章之学也,训诲之学也,儒者之学也。欲通道,则舍儒者之学不可。”明白了当地给我们指明了学习的范围,并且极其推崇儒者之学,认为大道蕴含其中。
关于这个问题,毛奇龄在《四书改错》中说的更加具体:“学者,道术之总名。贾谊《新书》引逸《礼》云:‘小学业小道,大学业大道。’以学道言,则大学之道,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是也。以学术言,则学正崇四术,凡春秋《礼》《乐》,冬夏《诗》《书》皆是也,此则学也。”明白地指出,所要学习的大道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而这些道理则蕴含在《礼》《乐》《诗》《书》之类的典籍之中。
明白了“学”的内容,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怎么学呢?尹焞说:“学者,所以学为人。”朱熹说:“学而至于圣人,亦不过尽为人之道而已。”都强调学而为人,强调榜样的力量,学习然后实践。但如果我们周围没有榜样,难道就不学习了吗?不是的,黄式三在《论语后案》中说:“盖学者,学圣人之道,而圣人往矣,道在方策。”指出读书也是重要的途径,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综上,现在讨论“学而时习”中的学的含义,一点也没有过时。因为我们可以在学习中完善自我,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在现代社会,我们更不缺乏学习资源,除了古人所说的向榜样学习、读书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别的学习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