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或者说凌晨以至。
此刻,除了向来斯文的十一,在不折不扣、孜孜不倦地啃着从乐乐妈咪嘴下抢来的骨头的声音外,万籁俱寂。
这样的时刻,内心深处的孤独,总是如此的容易泛滥。如果允许这种感觉一直泛滥,悲怆,就油然而生。
一位朋友在他的文章中说,灭绝前的最后一头恐龙并不知道自己孤独,但每一个待在70亿同类中间的人,都可以很容易就知道人生而孤独的真相。读到这句话,由共鸣找到了共情。
这种孤独,来自于所有的无意义感。有意义,无意义,生命就在此间流浪、放逐。越热烈的生命,越孤独。
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秋天,倒不是因为课本里讲的“秋天是丰收的时节”,而是对“秋风扫落叶”的景象痴迷不已。
想象一下,一个背着小书包的女孩(像极了希望小学里的孩子),独自走在田埂上,周遭狂风四起,落叶、草木飞扬,小女孩却无比陶醉的样子。如果不是担心回家晚了,会被母亲责备,她一定会一直站在房后的那个山坡上,等风吹。孤独,根植于心。
直到现在,吹风、下雨,一直是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状态。
知道自己犯病的时候,会想要努力自救。通过一种方式,找到了根植于心底的隐形创伤,再一点一点疗愈……
今天的病根儿,来自于“除了高原反应,没得一点其他反应……”。以为自己一颗已被戳烂的心修复得很好,再次接受到的蔑视和误解时候,依旧不堪一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