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地中考志愿,是考前报,所以多少就含有一些赌的成分,也给报志愿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从儿子上初中开始,我和老公就开始关注中考报志愿,收集每年的中考数据,到了去年,儿子初二,也陆续听些讲座.于是,对当地的填报志愿,心里有数.尤其是指标到校志愿,学习了好多.
只有属于学区内的,才能享受指标生待遇,也才可以报指标到校志愿.这一块,大家都很重视,而且大部分指标生就靠指标到校志愿.因为指标是各重点高中按指标人数的多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名额.所以,有指标的家长,眼巴巴地等着指标名额的出来.
我们是7.4号开始网上考前报志愿,各初中校指标名额公布是在7月份初,具体数字也和我们预估的差不多,所以,儿子的指标志愿也早已成竹在胸.
其实,今年春天,我和老公就关注儿子在学校的成绩排名,这是报考指标志愿的关键.以儿子的 实力,报我们当地前三甲高中里的第三名------大连八中,是胜券在握,妥妥的.
就我自己心里,考上八中,也是可以的,有多少人还迈不进来.随着中考日子的接近,报志愿的事情孩子们也在思考,自己到底去哪儿?自己能去哪所高中?
一次闲聊中,才得知,儿子心中是有目标的.他要报育明高中,那是全市前三甲高中的第二名,在全国高中排名也是三十左右,而且育明高中的理科特别好,师资力量全省都是最好的.儿子可能也没我们了解的多,可能有学校老师的讨论,对自己也逐渐有个定位,目标也越来越清晰.
这是我和老公始料未及的.
从我们收集的资料,结合儿子的校排名,考上育明高中,儿子稍微要踮一下脚,但够着的希望是很大的.后面,班主任老师的建议也是这样,说明我们分析很中肯.
按老师们的经验,报考志愿最有力的依据就是中考前的市模拟.儿子市模拟的成绩全校排名前五十,也符合报考育明高中的条件,还有中考前四五次重要的考试,他的成绩都特别稳,不像有些同学忽高忽低.所以,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依据,但是,有一个致命弱点,是儿子在这些前五十的孩子的排名中属于后面,不靠前,那么报考的风险也就存在.
"知子莫若父".老公不以为然,他觉得那些不是儿子的真实水平.确实,在最后一次模拟中,儿子数学没出现低级失误,得分148分.于是总分提高很多,但名次前进的不多.这是因为前三十名到前五十名的孩子们,分数相差不到5分,特别密,同一分数,至少有三个人左右.就是这二十多个孩子的实力基本相当.
所以,父子俩就决定,中考志愿就报育明高中.学校收到育明高中的指标人数是18个.
7.10就是网上考前报志愿的最后一天,在下午四点后招生考试网关闭,家长就不能再修改志愿.所以,7.10号这一天,中考生的家长几乎都在网上盯着,看自己的学校报同一高中的到底有多少人,你有多少竞争对手.
儿子学校在7.10早上,报育明高中的共有30人,显然是有点多了,要18个人,除7-10个走统招,竞争少有激烈.于是,吃早饭时,我说:"30人报考,要不,我们改为大连八中吧,这样比较稳妥."
儿子第一个接过话,说:"不改,就报育明高中."老公也支持不改.
我没再说什么,在儿子临走时,我说:"这一天,妈妈都会在电脑上盯着,看最终到底有多少人报育明高中.如果有变动,我会联系姚老师,联系到你,争求你的意见."儿子点头,上学走了.
那天,我在单位,没干别的,就在电脑上看数字的变化.在下午三点多的时候,30个人开始有了变化,有往下报的,也有往上报的,最后的数字是27人,这样,儿子的竞争机率就更大了.
三点四十分的时候,我想着儿子也在焦虑地等着最终的人数,听到27,他会高兴的.这时,儿子也想到了我,但和我想的一样.
从老师那里,他们也知道,报考育明高中的只剩下27人.他要求老师马上给我挂电话,担心下去的人是他.
老师笑着和我聊,说:"你儿子不放心,问你是不是给他改志愿了?"
我笑着回答:"老师,没有.如有改动,我先和儿子商量,会通知您的!"老师笑着结束了通话.
回到家,说起这件事,儿子很认真地说"我知道,我爸不会改,就担心你背着我俩,在单位电脑上改动.当30个人变成27个时,我担心你把我改报到八中了."
我理解儿子,儿子的成熟我也很欣慰.我说:"妈妈说过,要是改动,一定得通知你.你愿意才行!因为这是你的事情,妈妈仅仅是参考,妈妈没权利随便改动你的志愿."
这就是报志愿的始末,我感觉到的是孩子的成长,我的事我说了算的担当.
也正因为此,儿子中考很用力,知道自己和谁在竞争,知道报考育明高中的都是高手.但是,我们没给孩子压力,做好了报考不上的准备,还有下一档高中托底儿.儿子在中考发挥比较好,按他的原话说:"正常发挥就是超常发挥."
所以,现在根据儿子考后的状态,感觉报低了,再上一档,儿子也够得着.老公的眼光还是很独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