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每到周末在街头碰到到背着包三三两两坐县际公交车回镇上来的高中生,看着他们并肩而行,那种回归的放松与愉悦,都觉得自己像是囚徒困兽,身框枷锁。
青春期的我其实并不叛逆,就是无法真正的主导自己的安排。早上要按时早起,晚上下晚自习要准时回家,周末要么补课,要么被要求帮家里做劳务。属于自己的时间完全被各种名正言顺的理由侵蚀剥夺,可偏偏又是那样的无力。
那段时间早晨睁开眼,唯一的期盼就是早日中考,摆脱那让人越来越窒息的,让人不得不无感摆动的隐形引力。
终于,从初三熬到了高一,那种超脱感就如农奴解放,自己当家做主。
可以自己支配每月的生活费和零花钱,开个储蓄户头,虽然金额着实不多,可通过平时算计而节省得来的小存款竟然让人很踏实。可以买自己喜好的衣服鞋子,周末也可以不用三批五审的就可以男男女女爬山涉水,真正的尽情撕裂自己的青春。
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长沙市内旅游。
去了标志性景点岳麓山,到山顶象征性走马观花绕了一圈,然后就回到山下一个大学门口等待集合返程。
站在门口,当时感觉自己突然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徒,满眼的崇拜敬仰。门口的布局与建筑气场强大,几个气势高傲的行书大字,威严得让人有些畏惧。期待两年后这道门内未知的挑战与美好,又恐两年后自己无力扣开这厚重的大门。
看着门口进进出出的男女同学,羡慕有些情侣可以名正言顺的双手相扣,出入成双,有的甚至相拥而走。这些恋人间温暖的情形使劲儿的撩拨着当时我那颗躁动的心,这才是正在的大学时代啊!
很不幸,当年高考被挤下了独木桥,各种原因没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现在回想起来,虽有遗憾,却也并不后悔。
只是有时候自己会反思,如果当年选择文科或者选择复读一年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当时高考的失落,既碾碎了无知的自尊,又撑开周身的刺儿,弱弱地保护着自己曾经那份高傲。那种对现实与未来的盲视,把自己逼近了一个死胡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无人来点播引导。
揣着那份残留的自尊,离开了高中校园。心里憋着那股子劲儿,也不知道是跟谁较劲。
在家里蜷缩了半年后,随着亲戚来到广州务工。
高中毕业,只能混迹于公司的中下层,刚出来那会社会属性较少,又不是天生那种有闯劲的角色,每天老老实实的看着眼前过。
用一天微薄的工资消费着人生中最昂贵的青春年华,那一年是十八岁。
也一直在自卑的挣扎着,没有放弃自己,自考培训班也报了一些,只想让自己挤进那样一个门槛---企业中层管理。能拼个一官半职的,然后找个女朋友,两人过起很多打工情侣的惬意生活。
当时也确实是这样鞭策自己,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锁之前不曾有的各种人生模式和职场模式。最终,即便一直在不断的自我暗示与鼓励,也还是没能驱除烙在心底最深处的那份自卑,一直没有。
凭着这样没文凭没手艺没背景的刚性借口,在一个小公司混迹了10年。在这期间,除了在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方面的被动成长,个人的心智与认知方面没有同步得到理想的提高,身边有的人朋友三年五年后都有些质的提升,可自己还是窝在那样一个看似辽阔却随时会干涸的泥水塘。
在中学的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财务自由”这个概念,当时从字意上看觉得应对是有很多钱才能做到自由吧?于是将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就圈定在这4个字上面。
平时跟同学吹牛皮,没有壮志激昂的说要成什么家之类,而只是强调了这个境界。可是后来才了解到“财务自由”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比如月支出1000元,你不需要工作,有固定的收入是1001元,理论上就是财务自由了。知道了真相,啼笑皆非,这跟自己所认为的可差了不止十万里。
慢慢地,随着跨越了不同的人生阶段,认知与心境也随之调整变化。所以期望自己最终能凭借努力,实现真正的人生自由。
有人说真正的人生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是啊,前者说的只是个人愿景,但是这份愿景能达到哪个层次,会被自身条件与客观环境各种因素制约。而后者则提现了个人生活的强大气场,要想实现这一点,要更强大的社会资源与个人能力作为背景支撑。
长路漫漫,锲而不舍,不忘初心。梦想终究是要有的,但她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追逐的。
(THE END)
欢迎关注公众号:看见成长中的自己--keepgoing0602,让我们一起见证自己的成长。所有文章都是个人思绪结晶,若转载必须注明出处,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