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人重谋,”贵指踪之功,薄捕获之赏”,”尚帷幄之规,下攻拔之力”。为了鼓励手下谋臣主动献计献策,广开言路,他指出:”治世御众,建立辅弼,戒在面从。”面从,就是长官意志,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跟着附和,或只想方设法完善上级的意图,而不主动从多方面或反方面权衡得失,提出问题。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小人同而不和”,也有这方面的意思。面从,就是唯领导是从,但不一定是阳奉阴违。阳奉阴违是表面顺从,背地里对着干。面从的人,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全是他们的过错吗?恐怕主要原因还在用人者的用人思想和用人制度。自负自大,听不进不同意见的领导,能有面从而不阳奉阴违的属下,就已经烧高香了。曹操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第一,强制措施。要求主要属官每月初一呈送一份书面报告,对所司各事做出得失分析,要汇报成绩,也要寻找缺点、不足,并要提出改进意见。第二,优奖嘉谋。对提出好意见、计策的谋臣给予重奖,这就是利益驱动、激励机制。从这方面看,对我们现在还是有很多启示的。
读《三国志-武帝纪》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