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美食,譬如在花见小路偶遇到的艺伎,还有被称为“茶之汤”的抹茶。
据说,艺伎行业起于日本17世纪的水茶屋,一些水茶屋的老板为了揽客,要求女性员工表演一些简单的歌舞吸引客人。

这一揽客手段确实成功增加了水茶屋的客流量,其他水茶屋也纷纷效仿。当需求成为普遍现象后,民间以此为生的团体也就应运而生了,紧接着又有了专门培养这类表演者的机构。于是,类似娱乐圈的“练习生”,艺伎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歌舞,新闻、段子、茶艺、文学等也都需要有所涉猎。
选择成为艺伎,在人前必须端起完美人设,还要严格按艺伎等级来穿衣打扮。艺伎不定有多美貌,但一定是多才多艺,还能说会道,温柔体贴……一举一动都韵味十足,相比明星类的公众人物,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得知在茶屋不需要花费60000円就能见到艺伎花魁,我们一帮男女老少都很兴奋。身穿华服、头戴花饰、浓妆艳抹的花魁踩着十几厘米高的木屐,手抱长长的和服腰带,很敬业地站在屏风前,与游客合照还配合镜头位置调整角度,温温柔柔的,全程没有半点的不耐烦。
哈哈!茶屋当然不仅欣赏花魁,还没说到抹茶呢。来到京都,跟着身穿和服的茶道师学习抹茶冲泡的专场抹茶道体验,肯定不能错过。

来到体验抹茶的茶室里,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个托盘,托盘中有抹茶粉、茶勺、茶碗、 热水,还有一个造型奇特的竹制茶筅。过程也不需要听懂茶道师讲了什么(也听不懂),跟着她的每个步骤操作就好。
先用热水预热茶碗,放入一茶勺的抹茶粉,倒入少量的热水,左手轻扶茶碗,右手抓住茶筅,顺时针研磨搅拌半分钟左右,茶粉和水充分融合成糊。拿出茶筅,再往茶碗倒入热水,泛起泡沫这道茶就制好了。
在日本盛行的“抹茶道”,同样可追溯到我国的宋朝。日本使者学习到“点茶”后又带回国推广,形成“抹茶道”传承保留下来,甚而成为了日本的国粹。

跟着茶艺师的手势指引,完成了转碗的仪式后,才正式享用抹茶。青绿色的茶水喝第一口有些发涩,再喝又有点苦,基于礼貌最后一下喝完,舌尖随着绵密的茶沫带过又泛起一些甘甜,再想喝一口时才发现茶碗里已没有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