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堂课后,我心中升起了很多疑问,在疑问中按老师要求继续读书、写作。
一、疑问
(一)日常写作和意象流写作到底有什么区别?
老师认为从作品层面看就是作文和文学的区别,口号诗和唐诗的区别。
如果是这样,这种区别是否是苟且的现实与诗和远方的区别?
日常写作就是现实,是接近大众欣赏层面的下里巴人,意向流写作就是梦想,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每个人都向往诗和远方,都不愿意过苟且的现实生活,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迫于现实压力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有闲暇之余才能料理自己的梦想。
这两个层面在每个人的身上几乎都共存,那么是否意向流写作和主观意愿写作是否也应该共存?或者他们之间并不排斥,是一体两面,但是意象流写作潜藏在潜意识的阴影之中,不容易被察觉。
现在社会推崇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文艺的实用性。很多作品虽然语言平实,情节靠近生活,但是也蕴含着智慧和哲理,那这一部分作品的文艺价值怎么确定呢?
(二)意象从何而来?
最近查看了几篇关于意识和意象区别的文章,有人说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属性,意象是能被辨识的意识状态,那么意向是否也来源于于现实世界和实践?
《成为作家》一书中提到一种无意识写作方法,它要求在安静的环境中,每天定时、快速地随心写作。一直以来,我经常早起提笔就写,进行这种无意识写作练习,感觉写文长度和质量有了一些提升。
我感觉意象流写作和无意识写作有些相通之处,在意向捕捉上的操作又有所不同,所以要进一步查资料了解它们的区别。
二、实际操作
(一)第一次
2月4日,我按照静坐、沉浸、浮现的办法,闭上眼睛后,眼前出现了几个画面,也不清楚是否连贯,但是记下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面开始写作。
写作时,因为这个画面模糊,语言匮乏,感觉需要用一些修饰词语,不然无法描述清楚,主要描写了画面的感觉。
是不是意向流写作追求的就是模糊而非清晰细致的描述?
2月4日练习:
狭长、黯淡的水路蜿蜒到远方,水面两侧竖立着密密麻麻的芦苇杆,这片枯黄色蔓延到两岸低低的矮坡上,将整个世界染成了枯黄色。
然而,三三两两的绿色浮萍,星星点点地闪现在杂乱的芦苇间,让平静、萧瑟的水面活泼起来。
修改意见:删减修饰性重复词语。
老师说删减要删掉一半文字,意在让文字更简洁,修改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文字描述那个场景确实不够妥当,删减了一些内容。
2月5日修改后:
狭长的水路蜿蜒到远方,水面两侧杂乱的立着密密麻麻的芦苇杆,将这条水路染成枯黄色,一直蔓延到两岸的矮坡上。
整个世界一片枯黄。然而,萧瑟的水面上星星点点地闪现一些绿色的浮萍,摇晃着,向远方漫游而去。
(二)第二次
2月5号,在静坐后,我眼前浮现了与昨天场景有关联的画面,挑了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描写。这次很难描写,因为第一幅画是远景,第二幅画是近景,虽然有一些细节,但是没有太多内容,就将情景记录如下:
2月5日练习:
小木船在芦苇荡中慢慢行进,尖尖的船头拨开两侧耸立的芦苇杆丛,在水面上画出一道道浅浅的波纹。
四周全是遮天蔽日的芦苇丛林,看不到任何前路,也没有后路,整个世界静止了。
(三)第三次
2月7日,老师在答疑中经常提到两个字“重开”,意思是重新再开一篇。
再开一篇的界限在哪里?
写作内容包括回忆或者是掺杂很多心理活动,是否应该再开一篇;
今天写作内容和前一天写的没有连续性,是否应该再开一篇;
我今天浮现的场景和前一天的场景,如果说有关联,那是自然有关联;但如果说没有关联,也没有问题。不知如何判定。
2月7日练习:
玻璃水缸的一角,随波摆动着几株细细的水草,不远处有一座三层的白色小洋楼立在水中,最上面的一层露出了水面,它的三角楼顶布满了红色的瓦片,虽然两片红色的屋顶没在水中,却好似有浮力一样,在空气中慢慢地上下翻飞,像在传达什么信号。
三、总体感受
现在这种困在原地团团转,看不见未来方向的感觉很特别,我感觉有一些摸不着头脑,有一些焦灼,但是也有一些乐趣。
也许艺术就是如此,让你摸不着头脑,让你五味杂陈,在你的心中留下烙印,可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应用或指导价值,却让你体会了另外一层面的朦胧美。
我还是对意向流写作了解太少,希望多看一些相关资料,看一看其他人的理解,走一走其他人走过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