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出版于1934年,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女作家,曾在纽约做编辑。出生在芝加哥,后在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刘易斯学院和密歇根大学任教。
对于一个爱好写作,但又对自己的写作毫无自信的人来说,《成为作家》无疑是教你怎样进行文学创作的启蒙教材。
抛开书中有些中文翻译蹩脚的地方不谈,作者心思细腻,切身感悟多于干巴巴的理论。读完这本书,笔者领悟最深的当属作者在前言中所写的一句颇为玄妙的话:“我认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是可以传授的。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是讲述关于作家的神奇魔力。”
一、建立写作的自我认同
布兰德认为写作首先要克服四种困难,除了一本书完成后就江郎才尽、写作水平时好时坏,及虎头蛇尾讲不好故事以外,最为伤脑筋的困难就是写作本身的困难,即明确要不要写作。
作者开篇即否定了“写作天才”的存在,她认为所谓的写作天才也是可以在后天的大量训练中培养出来的,我们之所以认为有些人是天才,是因为“天才”们往往忽略了天才资质的来源,又或者早已将自己多年辛勤耕耘的经验总结为自己的天赋之才。
进而言之,人人都可以将周围的事儿、自己的心声付诸笔端,甚至都有成为作家的机会。关键在于能不能认同自己的写作,建立一种自信,充满信心地写作。
二、“修炼出双重人格”和培养作家气质
布兰德在分析了作家的写作世界和现实世界后总结出,一个优秀的作家最好具有鲜明的性格双重性:将感性冲动的那一面毫无保留的馈赠给写作,将理性平和的那一面用于现实生活。
对待生活的理性,可以让你更为细致的观察生活,以便积累丰富的素材;对待写作的感性,则能让你永葆写作的乐趣,不必拘束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性格分离并不总是心理变态,找到这两种性格的平衡点,可以更好的激发写作潜力。
布兰德认为作家拥有自己特殊的气质,他不该是“情绪化,乱发脾气的艺术家”——这样会导致精力浪费和情绪消耗,而应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尚能保持孩童的天性和敏感,还保有‘天真的眼神’。”学会重新看世界。也就是说,作家要具有对新事物好奇敏捷的反应能力,对旧事物记忆犹新的能力,而像造物之手一般赋予这些事物以灵气,让它们跃然纸上。
三、写作该不该听从建议?
任何建议都要在你愿意的情况下采纳和实施。——《成为作家》
1.约束自己的无意识,让自己的意图和目的更加明确,你就是为写作而生的,当前付诸笔端的就是“大作”,把写作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和乐趣。
2.第二天一早,不要回读自己的文章,记住:一定要在你没有任何阅读之前进行写作,锻炼自己的敏捷写作思维。
3.按时写作。你的承诺关乎荣誉:一旦开始,请下定决心,要么成功,要么放弃。
4.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品。现在你要转换为读者身份,请尽量变得挑剔起来。
5.不要轻易把作品拿给别人检阅。不是说,担心你自尊心受到打击,而是你一定会受到打击,因为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切入点也时常有差异,如果他没有欣赏的眼光,那么你的文字很难有闪光点。
6.学会故意搁置自己的作品。凉上三五天再回头来看自己的文字,就会发现里面的漏洞,当然自己也会有另外的奇思妙想想要融入其中。
四、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到底该抄什么?
1.模仿优秀的写作技巧,为我所用。逐字逐句仔细研读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行文思路,比如场景转换、详略安排、词汇选用等等。
2.模仿作者的写作内核,明确一篇文章该围绕怎样的内外精神展开,找到名篇的根骨。是人物的精神(正义、善良、勇敢),还是讨论某件事的功过是非,亦或是抒发某种细微感情,这也是你的文章不可或缺的。
3.模仿著名作家的写作风格。记住一定是著名作家,最好已经作古。鲁迅的讽刺艺术、老舍的写实艺术、狄更斯的批判现实、赫胥黎的哲学理性,当然这样的风格模仿只可以像名家靠拢,最终的目的是你能够自成一派,找自己的风格。
五、作家的魔力
看过很多关于写作的书,但最最关键的是:
你必须在此时此刻,就要行动起来了!
哪怕只是写下一行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