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查理芒格》读书笔记(第二部分))

《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查理芒格》读书笔记(第二部分))

作者: 百香果子_4bae | 来源:发表于2019-09-26 08:03 被阅读0次

    想避免非理智行为,最后能够对自己脑中的怪癖了然于胸,然后才能及时预防。               ——查理芒格

          心理学的角度阐述误判产生的原因

            我们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偏见,时时都在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动。为了免受偏见的干扰,做出更加理性科学的决策,我们有必要了解导致我们误判的心理学因素。(原书中提出了28个,这里共总结了24个,删除了部分我认为有点重复的因素。)


    1 联结效应

        无害刺激与奖励性刺激(有害刺激)同时出现,久而久之,我们会产生联结效应,当无害刺激单独出现时也会产生奖励性刺激(有害刺激)。

            比如:广告总是把兜售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挂钩,车展总是把车和美女联系在一起;电击和音乐总是同时出现,一段时间后,试验老鼠一听到这段就会感到恐惧。

    2 低估赏与罚的力量

        带来利益和快乐的行为会得到奖励而不断重复,最终得到强化。带来惩罚的行为只会不断减少,直至消失。至于什么是奖励什么是惩罚,则基于我们个人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价值观和偏好来判断。无法事先预知的奖励最能激励人继续这种行为,比如赌博。

            比如,有的人尝过和领导搞好关系的甜头后,可能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去和领导搞好关系。有的人,通过踏实努力获得了认可,就会越来越脚踏实地的努力。一个社会的人,如果可以轻易滥用社会福利体系而不受约束,那么这个社会中的这种人将会越来越多。轻易得逞的环境,又缺乏约束政策,这相当于变相的鼓励了这种行为。

            如果在充满风险的投资中获得了成功,那么我们倾向于成为意气风发的冒险者;如果失败了,那么我们倾向于变得不乐观,畏惧风险。但实际上,这次投资的结果运气的成分占很多,而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决策好坏。所以不要从失败的经历中过度学习。

        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这是生活的刚性原则。如果你想吸引蚂蚁,就把糖放在地上。——查理 芒格

    3 利己主义和动机

        社会中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利益,这都会影响到各自的决策和行为。决策者制定政策中所设定的诱因,会影响其他人的行为。毕竟大家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做决定。为了我们自己能够做出有利的决策和行为,我们有必要认清他人的自私动机和行为。

            比如,顾问提供的咨询建议越复杂,得到的报酬越高,那么顾问将倾向于提供越来越复杂的建议。银行如果只看市场份额而不看利润,这将鼓励贷款标准降低从而有坏账的风险。警察局如果只看犯罪统计来颁奖或者晋升,可能会导致一些警区出现重罪轻判,把刑事案件划成轻微违纪。

    4 自我服务偏向和乐观主义

            每个人都很有可能高估自己对事情的把控能力,而低估了运气的作用。我们觉得自己的道德感,认知力,心智成熟度,才智…都要优于平均水平,高于身边的大多数。这种归因方式不利于我们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我们既要考虑运气现实因素,也应该对自己的做的好的和做的坏的方面进行剖析。我们总倾向于使用自己擅长的某一种思维模型去思考问题,用我们擅长的某一种专长去解决问题。并且有些行家对自己的解决方法深信不疑。但实际上,当我们掌握了多种思维模型后,就能从多个角度入手去解决问题。所以,为了避免错误决策,我们应该了解自己认知的边界,避免过度自信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防止自己犯错。

    如果你手里的工具只有锤子,那你会把每个问题都看成是一个钉子。

            比如,成功的人喜欢归因于自身,而失败的人喜欢归因于环境和客观因素。面对他人的成功,我们归因于运气;而对于他人的失败,我们只会觉得他能力不足。

    5 自我欺骗或者自我否定

            我们有时会为了让自己心理上更好受,而自我欺骗,去相信那些喜欢听到的或看到的事物。在坏消息面前,我们甚至会去幻想一些不现实的事情,扭曲事实,编出故事给自己听。然而,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避免灾祸,我们必须勇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真实的世界。

    信仰的决心并不可贵,恰恰相反,探究真理的决心才是。                                                        ——伯特兰 罗素

    6 一贯性倾向导致的偏见

            有时候,我们仓促的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到后来被打脸了,终于发现自己做错了决定。但有时由于想要维持一贯性,不违背自己的形象,希望有始有终,可能会坚持这个错误的决策。或者,我们已经有了某种想法以后,很难再更新自己的想法。要承认自己的错误毕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总能从接触的信息中找出有助于巩固旧有观点的事实,而忽略那些反面的信息。所以我们的决策应该取决于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投入的成本和努力。懂得及时止损。

    比如,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请求之前,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请求。对方为了保持一贯性,就可能会接受大请求。再比如,意识形态的扭曲可能会造成杀戮和暴力。鉴定的信仰让人很难接受新的事实,而是不断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所相信的。即使是要做出暴力行为,也可以找到充足的借口。

    我们确实有一些优势,也许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一个战略计划。所以,感觉没有必要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进,相反,我们仅仅做出对股东有利的行动  。                                                                                   ——沃伦 巴菲特

    我们常常需要改变错误的决定。可以说,这是让生活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的重要一部分。人孰能无错?如果你能及时认识到并采取补救措施,常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查理 芒格

    7 剥夺性综合症导致的偏见

            失去带来的痛苦比得到带来的快乐更甚,所以我们恐惧痛恨失去。为了避免失去,我们往往趋于保守的选项。对损失的恐惧使得我们对负面信息尤为敏感。所以我们想让别人采纳某个建议时,用剥夺性心理学,着重强调不采纳该建议的负面后果,可能会更有效。越是稀有的产品似乎更具有价值,越是难以到手的东西越是让人趋之若鹜,让人想要占为己有。这就是饥饿销售的原理吧。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比如强调抽烟让人的肺部变黑,不定期体检患癌风险更大。如果想说服别人接受某种事物,就先给对方营造一种被剥夺这种事物的感觉。

    8 满足现状和无为综合症

            为了尽可能避免错误决策带来的后果,我们倾向于保持现状。我们习惯于选择曾经选择过的选项,或者保持系统选项。和一贯性导致的偏见类似。但是,有时候生活需要未雨绸缪,需要在晴空万里时提前打造好诺亚方舟。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该如何行动,并且能够马上行动付诸实践。

            比如,商店往往喜欢用各种优惠吸引用户能有第一次消费行为。

    9 急功近利

            近期的奖励比长期的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让热动心。有时候,我们会为了贪图眼前的快乐而牺牲长远的利益。所以,我们决策时应该从短期和长远角度综合考虑评判。

            比如,我会在美食面前抑制不住诱惑,吃得太撑,这实际上时非常不利于健康的。我在娱乐和看书之间选择了娱乐,满足了短期的享受却没有完成今天的任务,这就是非常不理智的。

    10 嫉妒与猜忌导致的偏见

            人总喜欢在比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人的很多快乐都是源自自己与身边朋友比较时占据优势。而看到别人幸运更有优势时,痛苦无比。

            比如,我看到朋友圈里别人晒出的幸福和快乐,也会嫉妒,感觉对比之下自己很不幸福。

    11 对比产生的失真感

            我们对一个刺激物的判断并不是基于它的绝对值,而是基于它与参考物的比较差异,比如温度,亮度,价格,地位等等。

            比如,买过一万块的电脑,再配个上千的键盘,也不会觉得贵。但是三四千的电脑配上千的电脑就让人觉得很贵。我们买日用品可能会追求五块十块的优惠,但是买上千的电子产品时,这五块十块的小优惠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12 固锚效应产生的偏见

    固锚是指,人在评判一件事物的价值时,我们倾向于与初始参考点的信息作比较,而不是基于事物本身价值来作判断。律师第一次提出的判决数字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司法裁决。

            比如销售会以高价引导消费者,即使在消费者讨价还价降低了一点价格,销售员仍然可以获利。

    13 生动性和实近效应

            相比统计数据,生动鲜活,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往往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和说服力。我们评估一件事情,往往基于最新了解的信息和故事,而容易忽略长期表现和平均水平。就像推销保健品的人往往会叙述一些生动的故事,某人以前下半身瘫痪,吃了某保健品后,从病床上站起来,现在都能爬珠穆朗玛了。

    一个人的死亡是悲剧,100万人的死亡就是统计数据。                                                     ——约瑟夫 斯大林

    15 互惠原则导致的偏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点像牛顿第三定律。对方友好对待我们,我们也会不自觉友好的对待对方。在批评面前,我们会不自觉想要反击。对于别人给予的帮助,我们一定要施以回报。

    如果有成功的秘诀,那就是理解他人的想法,从别人角度出发的换位思考能力。                    ——亨利 福特 

    16 喜好与社会认同带来的偏见

            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善意,我们同样会施以好感。我们生来喜欢与自己价值观,生活方式,兴趣,态度,外表,信仰相似的人。我们天生喜欢那些外表漂亮的,能让人产生积极联想的人。

    爱你的敌人,因为他能够说出你的缺点。                                                                                   ——富兰克林

    17 社交认证导致的偏见

            别人的喜好,想要的,所作所为,和思维信仰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尤其在缺乏对客观事实的了解,或者对自己额判断缺乏判断时,我们倾向于模仿别人的选择和判断。很多人都处于思维惰性的状态,习惯于模仿别人的思考,而不愿意自己费脑子来琢磨。还有一部分人是缺乏责任感,不敢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害怕自己犯错,所以宁愿随大流。

            大众从不追求真理。他们厌恶那些不合口味的东西。如果错误能够引诱他们,那么他们也甘愿顶礼膜拜。所以,谁能满足他们的幻想,谁就是他们的主人。而谁胆敢破灭他们的幻想,谁就将成为牺牲品。                                                                                                                                                ——《乌合之众》

    18 权威人物过度影响导致的偏见

            人在不了解,不懂事实,没有把握,处于学习阶段时,容易受到权威的影响。但权威专家也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服我们。我们应该就要事实基础来做判断。

            在科学上,1000个权威也比不上1个脚踏实地的求证。                                                        ——伽利略

    19 意义建构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实,我们总能为其编制出合理的解读。但是这种解读,并不一定全面。比如对成功的解读,我们容易忽略运气和机遇因素。所以,当我们基于这些解读来预测未来时,结果是充满不确定的。

            做事后诸葛亮很容易。                                                                                           ——夏洛克 福尔摩斯

    20 尊重理由

        人天生有追根究底的天性,即便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理由也能得到些许安慰。向别人提出请求时,先说明理由,别人一般都不会拒绝。即使对方并不理解这个理由,但这个阐述理由的行为就足够起作用了。同样的,让自己更快的接受,记忆和使用一个知识点,最好也是先了解前因后果。

    21 记忆力的局限性

            记忆具有选择性,那些夹杂着复杂情感的经历更让人记忆深刻。随着时间迁移,我们会把记忆中的任务,时间,地点混淆,这也是目击证人辨认造成误判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于重要的事情,我们有必要记录下来。

    22 盲目行动综合症

            面对无事可做的状态,我们会焦虑,担忧,这时我们可能会在毫无理性思考的前提下,盲目行动。但是,比忙碌起来更重要的是,作对的事情。

      我们不会为了充实自己而去做傻事,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弹性和纪律——即不要因为无法忍受静止状态,而做出愚蠢的事情。——查理芒格

    如果走错了方向,就是跑步也没有用。——沃伦 巴菲特

    23 情绪干扰

     情绪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极有受强烈的情绪影响,而冲动地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尤其在做重大决策时,一定要确保自己是处于理性的状态。

    得不到时,我们的目标似乎比什么都更具有吸引力;得到后,我们将会以同样的热情,来追求其他事物。                                                                                                                                                 ——卢克莱修

    24 压力带来的精神紊乱

    信息爆炸,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在各种压力之下,我们的大脑生理状态会受到影响。过度的压力会让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受到影响,免疫力下降,人体修复过程放缓。适当的压力才能促进我们进步。我们应该认识到,有些问题是可以掌控的,有些是不能的。对于那些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行动。

    你不可以改变命运之牌,但你可以选择打牌的方式。——Ty Biy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查理芒格》读书笔记(第二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mv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