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朱光潜作为一代学术宗师,他从乱世民国成长起来,经历过中国几个最动乱的时段,但他依然能够潜心学术,思考人生。朱光潜先生曾经写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无数正在迷途的青年人以精神慰藉。而今天我们推荐的《朱光潜谈修养》已经出版了六十余年,更是涉及到青年人关心的各个方面,文笔娓娓道来,在平淡中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今天,我们来摘下经典的段落,希望大家慢慢阅读——
「关于教育」
我在大学里教书,前后恰已十年,年年看见大批的学生进来,大批的学生出去。这大批学生中平庸的固然居多数,英俊有为者亦复不少。我们辛辛苦苦地把(他们)一批又一批地训练出来,到毕业之后,他们变成什么样的人,做出什么样的事呢?他们大半被一个共同的命运注定——有官做官,无官教书。就了职业就困于职业,正当的工作消磨了二三分光阴,人事的应付消磨了七八分光阴。他们所学的原来就不很坚实,能力不够,自然做不出什么真正事业来。
时间和环境又不容许他们继续研究,不久他们原有的那一点浅薄的学问也逐渐荒疏,终日只在忙“糊口”。这样一来,他们的个人生命就平平凡凡地溜过去,国家的文化、学术和一切事业也就无从发展……
想到这点,我感觉到烦闷。就个人设想,像我这样教书的人把生命断送在粉笔屑中,眼巴巴地希望造就几个人才出来,得一点精神上的安慰,而年复一年地见到出校门的学生朝一条平凡而黯淡的路径走,毫无补救于文化的进展和社会的改善。
「关于立志」
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慰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
「关于个人与国家」
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关系的认识——世界处在这个剧烈竞争的时代,国家民族处在这个一发千钧的关头,我们青年人所处得地位如何呢?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我们必须认识清楚:
第一,国家民族如果没有出路,个人就绝不会有出路;要替个人谋出路,必须先替国家民族谋出路。
第二,个人在社会中如果不能成为有力的分子,则个人无出路,国家民族也无出路。要个人在社会中成为有力的分子,必须有德、有学、有才,而德行、学问、才具都须经过艰苦的努力才可以得到。
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保暖而对于真善美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关于学知识的用处」
我初到英国读书时,一位很爱护我的教师——新博森先生写了一封很恳切的长信,给我讲为人治学的道理,其中有一句话说:“大学教育在使人有正确的价值意识,知道权衡轻重。”于今事隔二十余年,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这句看起来颇似寻常的话。在当时,我看到了有几分诧异,心里想:大学教育的功用就不过如此吗?这二三十年的人生经验才逐渐使我明白这句话的分量。我有时心虚检点过去,发现了我每次的过错或失败都是恰在人生歧路,没有能权衡轻重,以致去取失当……
「关于读书」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
「关于交友」
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朋友,就绝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 说来说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句老话还是对的,何以交友的道理在此,如何交友的方法也在此。
朱光潜先生说,这本册子,我知道,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这片时间能借读者的晶莹的心灵,如同浮云借晶莹的潭水一般,呈现一片灿烂的光影。精神不灭,这影响尽管细微,也可以延绵无穷。
与我们一起观看经典电影,阅读经典图书,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合作联系:qq:3245234866(星期五文艺)
往期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