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在多,读了就行
历史
线上英语课时意外接触了一个枫叶国的历史学博士,非常热情的跟我推销历史(what?! you don't like history? blah,blah... Give history a chance!),这个坑太大,先从初级、流行的入手。
《万历十五年》
名声很大的书,读来还可以,我历史基础知识和理解都太浅,这本书比较适合我,思路清晰、别致。读后也查阅了了一些评论和相关资料,是否准确我无法判断,但作者所提出、分析的背后历史思路还是很有趣的。
《历史的温度》
副标题: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一个个历史故事,读来很轻松,有别于平常的历史角度,像八卦一样有趣,也不乏深入的观点和对于某一历史人物更为全面的描述,适合睡觉前随手翻翻。
《人类简史》 & 《未来简史》
2016&2017的热门书,放到历史分类里面好像不是太合适,应该算社会科学吧。 关于这两本书的介绍已经很多了,内容和观点是否正确已经超越我知识能力可以判断的范畴,总之推荐,非常值得阅读。今年应该会抽时间再读一遍。
《巨人的陨》(系列)
《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
2017年的热门历史小说。有人说二十世纪实际上只有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是上半场、二战是下半场,这个系列应该算是证据。通过不同国家的六个家族在一战、二战几十年间的兴衰变化,描述了时代变迁、文化更迭。故事流畅,挺有代入感,就是人物众多、线索也较为复杂,篇幅很长,作者语言平实,所以缺少了些戏剧性,需要一定的耐心。
思维
《Beyond feelings》
关于critical thinking的书,推荐,不难读。 朋友圈、微博、头条,各种来源的信息都炸了,如何保持判断力还是挺重要的,批判性思维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世界上有一个你永远都玩不腻的东西——你的大脑。一个人的经验值不可能覆盖你今后的人生所遇到的所有困难,所以逻辑是在你面对你不熟悉领域时,做出有效正确的判断的有力辅助工具。这就要求控制自己的大脑,根据事实来推理判断,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成见。《豆瓣》
《这才是心理学》
副标题: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这本严格来说不算是关于心理学的书,更多的是关于批判思维、科学思维方式的书,但读起来挺有趣,也澄清了不少常见的披着心理学外衣的伪科学。尤其是其中关于科学思维的描述较为清晰、明确。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作者文字能力挺强,把心理学、思维方式相关的知识性内容讲得相当有趣。
科幻
清库存系列。
《海伯利安》(系列)
四部:包括《海伯利安》《海伯利安的陨落》《安迪密恩》《安迪密恩的崛起》。
被称为史诗级的科幻小说,以济慈的长诗《海伯利安》为基础,叙事宏大,风格华丽。济慈的诗描述了希腊神话中泰坦与奥林匹斯山众神斗争的故事,本书讲的是造物者与创造物之间的纠结,内容涵盖的关于人类进化的本源与终极、人工智能、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都相当深刻。同时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文笔雄健优雅。对比一般意义的科幻小说,这个系列略微晦涩、困难一些,但绝对值回耐心与时间,很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只是两部海伯利安和两部安迪密恩因为写作时间相隔比较长,作者的思想可能发生了变化,风格差距有点大,从科幻史诗转变为太空奥德赛,有点突兀。
比较有趣的一点:安迪密恩的女主人公名字叫希莉,Siri.
《老人战争》(系列)
三部:《12个星球的敌人》 《幽灵舰队》《消失的殖民星球》。
科幻爆米花,挺有意思的创意,流畅的故事,有点星战的感觉。
杂
《海盗经济学》
一本挺有意思的经济学的入门书籍,通过挖掘海盗行为表象背后的逻辑揭示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很多看似与经济无关的事情使用经济学解释反而更为容易理解。
《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的杂文集,深度且有趣,虽然是大约二十年前写的,大多数现在看起来也是一样具有代入感,小波真是个有意思的同学,还得再找几本来看看。
小波同学还是中国第一代程序员,按书中描述,他用来写文章的软件是自己编写的,简直就是比尔盖茨和鲁迅的合体。
《设计心理学 - 与复杂共处》
思考产品功能和体验设计时无意中看到的,虽然我本人非常缺乏设计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仍然能够从这本书的一些观点中获益,体会一下:
简单并不一定是更好的设计,客观世界是复杂的
复杂也可以令人愉悦
复杂不是问题,混淆才是。
回顾了2016年底的阅读计划,完成了大约一半,看来需要经常回顾。
2018年要改为月度记录,干货也再多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