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为什么要进行基于‘学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

我为什么要进行基于‘学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

作者: 宝应陈林 | 来源:发表于2017-11-24 10:10 被阅读0次

    昨天是感恩节,心中确实有感恩之情,想起了诸多关心我和学校成长的领导、导师和同行们。上午,扬州市教科所夏心军所长、县教育局教科室周红梅主任、教研室刘咏春主任、开发区国际学校陈刚校长和我们城区教办室杨春斌助理特地来到学校为我的省级课题《基于“学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开题,专家和领导听取了我的开题报告,并且对课题的概念界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以及课题研究的成果呈现和研究过程提出了十分有水准的建议,令我受益匪浅,真心满满的感恩之情在心头涌动。仪式很重要,它能为人的行动增添某种宗教情怀,更感觉到行动的意义。所以,今天也很激动,真心希望自己能够把课题做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

    下面就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作粗浅的介绍,也算是正式记录课题研究过程的开始。我提出“”,基于以下原因: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缺席。自2014年我国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来,学生的当下和未来受到了一定的重视,这是一份对学生的生长性第一次提出具体愿景规划的文件。然而,当下的语文课程或者语文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行政主导的,也就是,语文教学活动一般依然是由教师在规定着动作。而教师的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行政部门规定着。这样的双重规定,其实使学生的“主人”地位只成为了一种幸福的口号。举个简单的例子,学习古诗《登鹳雀楼》,我们很少会先问孩子希望从这首诗里学什么,然后教师提出孩子可能必须要学到什么。一般情况下,若是公开课,教师可能要开发一个学习方面的知识,比如教师希望孩子吟诵这首诗,则有可能整堂课围绕吟诵作文章,若是教师想让孩子学习王之涣的略显悲观的情绪,则有可能在情绪方面作文章;而在常态的课堂中,教师则可能按部就班按照诗题、作者、意思和情感的途径,带着孩子以读为工具在课堂走一遭,最后背诵古诗、学习生字词并且默写古诗,因为教师和孩子要应付考试。而这实际上是人文精神、自主发展和积极参与建构学习的核心素养相违背的,有时候甚至是违背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背景的,更难做到照顾孩子的个体发展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我们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了给孩子适合的教育的主张。第二,具体到语文教学,也表现在师生语文知识流通的不对称上。一堂课,教师输出了多少知识,和学生反馈了多少知识,往往是不对称的。教师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教”的动作,而对学生的反馈程度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有时候更没有对学生反馈的反馈了。相反,学生在课堂上贡献了多少知识,在多大程度上并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这也是一个问题。前一点的表现是,很多课堂依然没有当堂练习的时间,也没有对学生学习语文个性的正向引导和鼓励;后一点的表现,教师很少给予学生先行组织知识时间和机会,表现在预习作业和课外语文活动的形式化和低效率上。

    (二)语文教学中“语文”的位移。

    关于语文的性质问题,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定论,但大体上,我们是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的,也就是表现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上。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使这两个特性发生了割裂,比如语文课堂,要么抓住了工具性,使课堂机械枯燥,要么过于人文,以至于让孩子潸然泪下或者过于兴奋,要么就形成了两张皮。最近执教《军神》,在我县教研室的指导下,研究者产生了很大启发。研究者认为,在人文和工具之间,或者说,在阅读学和写作学之间,有时候是一个结合点的。在这一课中,我们把结合点定为“写出人品质,他人来帮忙”,这很好地融合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他人的表现”形成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工具,写的这个人的品质,又表达了人文。

    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在广义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现在流行很多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而这些课程有很多只讲输入,而不讲输出。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微课程的文章,对此进行了论述。

    总体上,我们认为,所谓的“语文”,实际上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符号性文饰。在任何时候,工具的就是人文的,人文的也必须是工具的。两者不可分离。比如,我们学校目前开展“闲适性课外阅读课程”,我们不仅让孩子们读,同时也在让孩子展示读的成果。我想,这样,语文教学活动就是“正”的。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偏识。

    关于语文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按照课程标准的表述,是一种教者、学生、教材和编者的对话过程,也就是学生通过对话获得语文知识、产生语文技能。但,这显然是从客观主义的角度作出的结论,而在实际过程中,学生如何建构语言,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2014年研究者执教《识字8》获得“七彩语文杯”苏教版教材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也使研究者产生了启发。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活的作用有多大?语言材料的作用有多大?学生的筋肉运动、思维运动所起的作用有多大?教师提供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有多大?一个字或者一句话或者一个含有意义的语料是如何变成孩子的语文素养的?这些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似乎还没有得到呈现。比如,此次执教《军神》,让孩子学习表现刘伯承“镇定”的语气,就调动了历史背景场景、教师的提示语言、文中另一个角色的暗示以及其他学生的评价等资源,从而使孩子基于自己的理解建构“镇定”这个言语符号所表现的概念。我校开展闲适性课外阅读课程,实际上也是在研究学生到底是如何建构语言、并且形成人文素养的。在这方面我们也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两篇文章一篇在核心期刊发表,另一篇获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竞赛一等奖。

    以上问题虽然已经有一些专家正在研究,但我们只有将它们在语文教学整体的框架上一起研究,才能使语文教学发生真正意义的改变。因此,研究者提出本课题。

                                                                                        ——是为研究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要进行基于‘学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sx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