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卡片盒作为创意机器
创造力是将不同的事物联系。显然,我不建议跳出卡片盒以外思考,而卡片盒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工具,打破自己思维习惯的工具。
我们的大脑喜欢墨守成规,遇到新的信息,要么忽略它,要么沿用原来的方式去思考。这是很难觉察到的。
写作本身就能够让人发现失误的漏洞。要把东西写下来,我才知道自己真正在想什么。一个人想要成为很棒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光有开放的心态不够。杰里米.迪安写了很多关于常规思维和习惯的文章。他认为把旧的思维模式看作常规思维模式,如果你都意识不到它,更别奢望打破他。
学习动机是优秀学生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仅次于掌控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感觉。
另一个教训不是说我们不能从经验中获得成长,而是我们只有从即时性反馈中获得成长,并且需要的是不止一次的经验。
培养新习惯的秘诀是,不要与旧习惯决裂。不要指望通过意志力去强迫自己。有策略性的去建立新的习惯,用新习惯去逐渐取代旧习惯。
卡片笔记写作法不太容易被接受,主要原因是书中介绍的,以你自己的理解和兴趣为导向的、长期的、跨主题的,与大学里模块化、分门别类、自上而下的课程组织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尽管我们对于学习的方式和理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校就教我们通过复习去学习,而不是鼓励学生通过独立的、在异质化的信息之间建立网络来学习。关于创新的讨论有很多,但是如果不改变流程,这些都是空谈。由于仍然忽视外部工具对思考的促进作用,往往也是弊大于利,比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学习思考和写作不应该是为了积累知识,而是让你成为一个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新的经验和事实,对自己的思维习惯提出质疑。
你不需要从零开始,只要阅读的时候拿着笔,按照书中的建议做好卡片笔记。你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越来越多的想法就会自动涌现出来。他的写作任务就会自然而然的可以推荐。这本书不但能改变对于写作的看法,也彻底改变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知识管理可以朴素的分为三个阶段:
输入:将写卡片当作刻意练习,尽可能多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兴趣的知识捕捉下来,但避免不经思考的摘录。
输出:重要的不是文采,而是内化知识,并获得高质量的反馈。
实践:通过不断实践检验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连接,同时建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循环。
重新定义输入
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只是看到了信息,却没有将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