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靖 好奇心日报 4天前
你说,我们和一串社会代码编成的NPC有啥区别
二手人生是这样一种处境:你发现你在生活里遇到的所有问题,在搜索引擎里都能找到答案。
比如说,怎么搭配衣服才低调优雅,去哪吃饭便宜又美味,买哪款耳机更划算,工作还是考研,要不要入手比特币,都有人替你解答了。你还发现有一批人用照片、视频、段子、广告为你提供了一个精心加工过的世界,这个世界常常比你自个儿的世界要美丽有趣深刻好笑有品位得多。如果把当代生活比作一场开卷考,比起你自己慢慢找答案,达人们已经为你提供了一套高分答案放到你面前让你参考。
注意,你很有可能连这些高分答案也看不上,但那多半建立在你已经对生活的这些乱七八糟的细节有所思虑的基础上,只不过你还没得出属于自己的明确结论。更有可能的是,你觉得思虑本身就乱七八糟的,所以毫无警惕地接受了高分答案。
或者不是高分答案也没关系。反正“关于这件事他们都是这样说的”。
让我们假设一种听起来有点悲伤的状况:你买的东西是点评分数最高的、看的书是大 V 的推荐、拍照用的是 Instagram 博主的 pose、旅游去的是「不能错过的 20 个打卡圣地」、情人节买的礼物是知乎搜出的「最适合送男朋友的礼物」,你的观点是从别人“如何看待某件事”来看待某件事,你的体验是按照别人“告诉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去体验的。你养成了一个学生式习惯,当生活给你发了一份新卷子,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先翻到网上,去看参考答案。
悲伤吗?有一种新的悲伤是你不觉得以上这些有什么可悲伤的。
我们大多数人对“地球是圆的”深信不疑,因为课本这么写,权威专家给的证据这么说,因为我们对课本和权威专家,有经过理性思考后的习惯性信任。后来这种信任用在了市场上的品牌商家,他们提供标准化服务,准确得就像宇宙定理一样不被怀疑,你随手打开任意一罐自动售货机买的可口可乐,都能毫无戒心地灌进肚子,既不会担心有毒也不会惊讶于它有冲鼻的气泡。现在这种信任习惯被延伸到各种测评排行榜、豆瓣评分、淘宝买家秀、Instagram 博主、知乎大 V,他们告诉你世界是什么样的,经历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怎么经历生活才是最明智的,他们为你拼凑出了一个经过筛选的人生样本,照着做就行。
法国学者居依·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里,把景观描述成“通过影像主导的新型社会关系”,在景观社会里,商品的关系取代人的关系。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入而丧失自己对真正生活的渴望和要求。德波认为观众自己没有思考,屈从于看到的景观,当他预期得越多他生活得就越少;他对影像认同得越多,他对自己的生存和欲望就理解得越少。个人的姿势不再是他自己的,而是展示这些姿势给他看的另外一个人的。
提请各位注意,此处罗列这些,并不意味着本文对生活持有一种不可知论的态度(人人说话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没人说的是真的),也绝不意味着我们提倡摒弃一切经验,盲目无畏开创自我(比如“豆瓣什么的评分我根本不信,别人说烂片我就要去看一看是不是有人故意抹黑”)。我们只是对生活为何千篇一律提出一种微弱的警告——你在过自己的日子,还在过别人希望你过的日子(同时还花着你的钱)?
为了更详细地讨论二手人生,我所选取了五个角度来描绘。至于如何避免这样的困境,说老实话,那要比过着二手人生艰难多了。
二手个性 | 个体天生的差别是怎么丧失了的
所谓的「个性」,原本是一个荒唐的字眼,每个人对于他人而言,本来就是截然不同的个体,差别是天然存在的。但人们又十分迫切地需要个性。对差异化的个性越推崇,就越说明了我们同质化的严重。
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认为,人们追求「个性」,其实只是消极接受一种符号,让自己进入或脱离某个集团。「物品」不再具有本来的意义,而只是一种可供消费的社会符号。
消费社会的如今,人们早已经习惯出让部分自我给物品,让物品替你完成部分人生。你穿日系优衣库还是韩系东大门,你戴着小米手环还是 apple watch,你的书架上是郭敬明还是爱丽丝门罗,都在替你说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个性是可以被你拥有的标准化物品定义的,仅仅是“衣柜里全是优衣库”、“书架上摆着郭敬明全集”可能就会让你位列某种“鄙视链”下游。也就意味着,在这个评价体系里,你和所有“衣柜里全是优衣库”、“书架上摆着郭敬明全集”的人有相同的个性。你的独特性,因为买的东西而消失了。
奇怪的是,我们不屑于与他人为伍,却又害怕与众不同。 随处可见的鄙视链向我们表明了一个事实:人们对个性并没有那么宽容。如今所谓的个性,都源自小众,因为小众就意味着「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但小众本身就必须在「小众内部」足够大众,一个人是不能称为小众的。也就是说,「个性」必须至少满足小众的期待。当保持身材成为品质生活的普遍标准时,不健身就是生活未达标,构成了人们深层的负罪感,在健身成为政治正确的情形下,你是没有不健身个性的。
此外,消费社会讲究 Customer first,于是有了「个性化定制」,常常以「猜你喜欢」的变体出现。但本质上也是在把你分门别类,加强你原本就和数据库里其他相似样本的偏好。也就是说,你的「独特」正在变得跟另外和你相似的「独特」越来越像。
二手感情 | ayawawa 的“理论”仍有大量市场,主要是人们对经验的渴望胜过了对真理的追问
信息时代的潮流,是所有需要自己亲身体验和摸索的事,都先去查查攻略和经验,爱情也不例外,怎么约会怎么恋爱怎么维持怎么复合什么时候分手,别人都写着呢。
齐格蒙·鲍曼在《工作、消费、新穷人》中认为,对市场的依赖,破坏了人们社交能力的培养,恋爱关系变得短暂易变,人们只能求助于市场的货物、服务和专家的意见。情侣们迫切地希望通过礼物、情侣套餐和恋爱课来解决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本质上是为了降低婚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最好有一套标准化的公式来指导,实际操作时套用就行了。于是心理学上的各种效应就在恋爱秘籍中格外受欢迎。这也是为什么 ayawawa 的“理论”看起来荒谬无比,却仍有大量市场。
人们找对象,不可避免地会用一些指标来描述对方,和以往不同的是,人们更少地用“勇敢、善良、正直”这类品格词汇,因为不容易量化,市场导向下“才华、美丽、职业、年薪”,这类资源和(能转化为资源的)能力词汇更常称为择偶标准。为了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得拼命提升自己的被爱的资本:男人要有更多的财富,女人要有更苗条的身材。爱情由一张清单组成,一式七项,一项项打钩评分,最后找一个综测分数高的,大家组成一个 team,来完成婚姻这个大项目。
此外,并不只是你照本宣科地参与爱情,你的恋爱对象也在这套系统里,你们按照该有的剧本,约会、吃饭、看电影,第一次吃什么,第二次去哪儿,对对方的恋爱技巧莞尔一笑。
二手态度 | 态度常常以这种形式出现:他们给了几个阵营,你只要站队就行
在互联网社会里,你常常绞尽脑汁想出的一个道理一个创意,网上一查,别人早就发现了。术业有专攻,与其自己去思考,上网看看领域里专家的观点显然要来得更有性价比。
一有事件发生,你习惯性地第一时间到知乎上看大 V 们是如何评价的,一篇文章没看完就拉到底部看看网友的留言是怎么评论的。与其自己思考,转发大 V 替你发表态度,要来得轻松许多。当这种依赖成为惯性,就容易把观点当做理所当然的事实。态度常常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他们给了几个阵营,你只要站队就行了。
二手需求 | 需求不是对物本身的需求,而是对差异化的需求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里认为,在原始交流中,每个关系都使得社会更加富有;而在我们这个“区分性的社会”里,每个社会关系都增添着个体的不足,因为任何拥有的东西都在与他人比较的时候都被相对化了(在原始交流中,它是通过与他人建立的关系本身)。在这个被符号占领的消费社会里,需求不是对物本身的需求,而是对差异的需求。因为差异永远存在,需求就永远得不到满足。
当你收到一款最新的顶配 iphone,你的情绪里充满满足、快乐和幸福,这时只要告诉你 iphone 出了 2,各方面表现都比你的 iphone 出色,也许你还能按耐得住,但随后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用 iphone4 了,「落伍了」的想法就开始滋生。你买一件东西的必要性,变成了更新这件东西的必要性,产品的每一个细微改动,都在向你传达一个信息:“你的东西正在成为过气落伍的代名词,你需要更好、更不一样的”。
个人的成长和价值也通过物质的更新换代体现,去年用义乌小扫把,今年用戴森吸尘器,说明生活品质有提升,人生在进步。去年用 SKII,今年用大宝,就容易让朋友惊呼“怎么混得这么惨”。
为了制造更多差异化,消费逻辑常用的手段除了更新换代,还有把市场不断细分,美丽被细分成高级脸、天鹅颈、蜜桃臀、蝴蝶背、公狗腰,果汁机有榨汁机、原汁机、破壁机,吸尘器配 10 个吸口。在各大电商的狂轰滥炸下,你被灌下各种健康理念、品质生活审美和消费观。购物节和各类满减活动,总能让你买大量并不需要的东西。
二手体验 | “毕竟,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
二手人生和好奇心的区别在于:好奇心是想要知道更多的东西,二手人生则是完全服从于这些东西。
当你去看别人“去冰岛旅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交一个日本女朋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到A餐厅就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时,你可以出于想知道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但如果你恰好要去冰岛旅行、交了一个日本女朋友,或是要去 A 餐厅吃饭当你看过他人的经历时,你会下意识地按照他的体验来执行。当他说 A 餐厅的屋檐花纹好看,你进餐厅时就会去注意屋檐上的花纹,不论你是否觉得好看,你都在按照他的体验来体验。
而当你发现,他们描绘的那种体验,要比你独自去摸索要来得更精彩时,你会很容易按照他们给的角度去冰岛,去和日本女朋友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可能连情话,也是从抖音上复制下来的网络流行语,毕竟,“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