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汉?记一次不太愉快的“见证历史”
2019年4月9日,吃瓜的我和老铁见证了所谓“仙汉分家”的盛况。
作为汉服同袍三年有余,没想到一朝被迫“站队”。我看着电脑里拖欠老铁的照片犯了愁:“你说这要叫什么好?”
——“普通女生穿的普通衣服。”
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从我刚了解到这个群体,在众多前辈引导下渐渐接触这个总是要对萌新声称“没有圈”的“圈子”时,就已经知道它背后的复杂色彩。
从我三年观望三年“入坑”的体验来看,带有民族色彩的服饰,总是有点“政治象征”的意味在。“为什么韩国、日本都有民族服饰,我们还在奉旗袍为传统服饰?”“为什么56个民族总有一个民族穿着不属于自己的传统服饰?”
首先是形制问题:从炎黄到明末,以墓葬、文物为参考——可你总不能保证所有朝代、所有形制都有完整的墓葬?汉民族传统服饰,所定义的究竟是“民族”还是“服饰”?其他朝代【汉族】所穿着的服饰,究竟算不算汉服?壁画复原?又怎么能穿透层层结构下看清衣服的层次?为图方便的“形似”和原汁原味的“神似”,究竟哪种更为现代复兴所接受?举例,中缝、接袖本为解决布幅不够而应运而生,在现代布幅足够的情况下要不要保留?没有文物亦或是——“尚未发现文物”?
其次是山正:无意为任何山寨商家洗地,侵犯正版权益的被钉在耻辱柱上是理所应当的事。可在看过无数萌新淘宝“货比三家”选择价格低廉的山寨品,高高兴兴穿上街被正版鄙视愤而“退坑”之后,我在思考为什么山正之争的价格歧视所带来的不合理要消费者去承担?商家性价比低到消费者宁愿选择山寨,但山寨的形制也是没有错的,所谓“抵制”究竟是为商家的权益着想还是为“圈子”的利益着想?
什么?你说没钱买什么汉服?
那你说什么推广?
再其次是“文化”:传统服饰自然要和传统文化挂钩。可不得不承认,有极大一部分人是被“好看的衣服”吸引进来的,自然也衍生出购买汉服——拍摄写真——二手转卖等一系列产业。无法单凭一件衣服断定穿着的人的文化够不够的上所为业界平均标准,甚至衍生出了“秀衣党”——“他们不过是图个好看罢了。”
钱是自己的,衣服穿自在自己身上。哪怕他们拍摄的好看的写真, 吸引到任何一个人肯去了解“照片里的漂亮衣服”背后的文化、哪怕仅仅是一点点,都是难能可贵。
你说“汉服没有圈”,因为他就应该是正常存在着的、潜移默化的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可这分明是“圈子”里党同伐异的做法。
你说“始于衣冠,达于博远”,可“是什么”的问题尚未厘清开始谈论“怎么做”,很难让人对未来的发展抱有积极态度。
你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可何为无衣?同何袍?
种种扪心自问难以回答的问题纷至沓来,惊觉过去为这几种“好看衣服”做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谈复兴?我们先要正本清源!
你说复兴?问题偏偏就在于“想太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