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离与融合——教师的自我角色认同和完善

分离与融合——教师的自我角色认同和完善

作者: 冰蓝色的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0-10-29 21:54 被阅读0次

    缘起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

                                      ——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正在为生活和工作匆匆忙忙的你,听到这首歌曲时,有没有一种深深的共鸣,总觉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在骨感的现实中,纠结,无奈,挣扎,痛苦,甚至绝望......

    在这样的困境中,有的人勇敢的跳了出来,如河南省实验中学任职11年的心理教师顾少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如深圳盐田高级中学、全国名师熊芳芳,“按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只有无法重来,不愿一生被人安排”;有的人,努力奋斗,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尊严和成就感;但更多的人,却是既无法跳出困境,也无法战胜困境,在困境的泥沼中无法自拔,有时自怨自艾,有时也会自欺欺人,就像这首歌曲。

    不知道多少人,会把生活分成两部分,一是“眼前的苟且”,一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我们把教学的繁琐,体制的禁锢,应试的无奈,人际的复杂,实践的复杂都归于“眼前的苟且”,而把“别人的学校”,“他人的生活”“理想的世界”归于“诗和远方的田野”。为了摆脱困境,我们把自己活成了生活的斗士:与僵化的体制斗,与平庸的应试教育现状斗,与不懂教育的领导斗,但慢慢地会发现,越战斗,我们陷得就越深,理想的生活离我们就越远。

    困境中的你,是否可以平下心来,回望并分析一下我们自己吗?

    1. 你认识自己吗?

    帕尔默先生说,教学的困惑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我们教授的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二是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三认识自我的广泛和复杂。前两个是老生常谈,第三个最根本,却很少为人所重视。

    我们看顾少强老师辞职的理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能是教学生活的狭小、单调驱动着顾老师勇敢地跳出了困境,追寻了外面世界的广袤与丰富,而并不是因为学科教学的复杂,也不是学生的难教;再看熊芳芳老师,“按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只有无法重来,不愿一生被人安排”,可能是教育体制的禁锢驱动着熊老师毅然地跳出了困境,去追寻自己理想的生活,原因也不是因为教学技术和学生的挑战。

    这两位老师的辞职之所以在教育界,甚至在整个社会引起现象级反应,主要是触动了大多数的内心。很多时候我们苦恼的并不是我们学科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复杂,而是并没有很好地关注我们自己的内心,不了解自己。因为不了解,所以有时我们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现实中,我们参加的很多培训大多也是关乎“学科”和“学生”的,似乎这样才能称得上“专业”,所以才有“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等说法。也似乎只有把教学看成“专业”,我们才是“专家”,长此以往,我们越来越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成长。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明确指出,“现在许多人喜欢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觉得不够。我不单提“教师专业发展”,我提“教师发展”。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们不怀疑。问题是,只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是能造就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教师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也可能被忽视了。

    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

    “教师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有认识,其中包括他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教育责任的承担。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的成长中的生命,要有一种责任担当。”

    那么,各位同仁,在你痛苦纠结茫然彷徨的时候,你反观过自己的内心吗?

    [if !supportLists]2. [endif]分离

    西安的作家贾平凹在《朗读者》节目里说:“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与神相会的地方,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你‘聚精’才能见到神。”当你的身体、精神和灵魂都在一处之时,才能称之为“自在”。其实,不仅仅是写作,教学,生活不也是这样吗?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精神、灵魂各自错位,在舍与得中相互纠缠,痛苦也就随之而来。在教学中,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切断了“生活与职业”“心灵与体制”“素质与应试”“自身与他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我们在两个极端中东奔西走,茫然无措,我们无法聚集我们的“精神”,从而也遇不到我们的“神灵”。

    和大多数同仁一样,我也有过分离的痛苦的日子。任教25年来,至少有十几年的时光,在过着自我分离的日子。

    曾经,我家里的书柜里没有一本教参和教学资料,我要让生活与工作分离;

    曾经,我对体制深恶痛疾,在1999年,工作四年后, 21岁的我毅然决然告别有正式编制的公办学校,去了私立学校;

    曾经,我在课堂上故意撇开教材,去讲我认为的素质教育的内容,自诩为教育的改革者;曾经,我自视清高,抱怨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

    曾经,我嘲笑那些不接地气的理论著作和不教书的专家、教授。

    斗士一样的我,经过了数不清的碰壁之后,开始了反思,并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慢慢地,我似乎越来越顺利了。看了帕尔默先生的《教学勇气》,我才认识到了我之前陷入困境的原因。这本书思路如下: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我虽然不敢说自己走出了困境,但是,我至少找到了走出困境的方法,因此,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我的从“分离”到“融合”的过程和心得。

    正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幸福的教学生活都是相似的,都是融合一体的,而不幸的教学生活他们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分离之痛。“分离”的情况很多,我主要从自己感受较深的五个方面说起:

    (1)生活和职业

    非常喜欢这样一个故事。

    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小时候,老师问他:“孩子,你的理想是什么?” 他回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老师说:“不,不,孩子,你没有听明白我的问题。 ” 约翰·列侬说:“不,老师,您没有听明白我的答案。”

    大家明白了约翰列侬的答案了吗?

    我们的学习、工作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而我们教师不仅让自己幸福,更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如何幸福。在幸福的生命意义面前,生活和职业可以分离吗?

    大家想一下,当你的生活和分离时,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我们会把工作当成一个挣钱安身的工具,当成通往幸福的桥梁,而不是幸福本身。于是,我们把教学中的困难、有问题的学生等视为麻烦而不是挑战,我们把幸福寄托在八小时以外而不是教学本身。可悲的是,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在桥梁上。

    我们为什么不转变一下我们的观念呢?

    把桥梁视为幸福本身,把职业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生命的过程赋予幸福的意义。

    教师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幸福,更要身先示范,让自己幸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离呢?

    帕尔默先生归因于“恐惧”。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不敢向学生敞开自身。我们害怕自己的不足影响我们在学生心目的完美形象。我们经常给学生讲的那些大道理,我们是否也要求过自己 呢?

    其实,我只是把我如果坚持的成败得失给完全敞开了给我的学生。更多的是如何从失败中爬起来的过程。课堂上自己不会的,就老老实实承认不会。不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无所不会毫无瑕疵的大师。这样,我自己就会很轻松。说句实在话,有很多学生的毅力、品质,真的是我们比不了的,我们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面对学生。就会收到你想不到的惊喜。

    我们学校有一个荣誉是我很珍重的就是学生直选的“明星教师”,连续六年我很荣幸的被评为“明星教师”而且,连续几年是学段和学科学生评教第一,我想,这和对学生的坦诚是有密切关系的。

    李政涛教授说:“教师的精神生活的独特性在于他是活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活在每一次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活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之中。教师精神生活一定是活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读和写出来的。教师的精神一定是‘做’的精神,而不是‘知’的精神。”

    所以,请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初心,让学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我们要身先示范,给学生展现一个真实的幸福的自己。

    如果,你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不适合你,希望你能有勇气走出去,找适合自己的广阔天地。如果你还是教师,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请你放弃纠结的痛苦,试着结束这种分离的状态,让生活和职业融合一起。

    如何融合呢?

    敞开心灵,直面现实,把桥梁视为幸福本身,把职业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生命的过程赋予幸福的意义。

    [if !supportLists](2)[endif]心灵与体制

    体制,在某些人眼里似乎就是心灵的藩篱,圈住了天马行空的创新个性。确实,在体制内,有些事我们无法自主,无法反抗。似乎不改变体制,我们的心灵就无法成长、绽放。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现西湖大学校长曾说,“任何一个科研体制,一定是在过去某个阶段是合理的,只是随着时代变化,它的某些方面不能适应今天的发展了。做事情,需要水到渠成。渠不成,水就到不了。”

    而且,我们也要知道,体制是面对的大众而不是个体。犹如,我们旅游时,只要有两个人以上,肯定不如一个人独来独往逍遥自在,但两个人以上也有两个人以上的乐趣。同理而言,体制不是针对的个人,是针对的所有的教师,众口难调,一定会有人不适应。

    比如,我们在体制内,参加的各种赛教,评比,各项或合理或不合理的制度,有的人觉得远离这些就是淡泊名利。

    其实,大可不必。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

    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重点不在于如何用人。而是,启发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来看待体制呢?

    比如,赛教和各项评比,我们能否借这样的机会来完善自己呢。比如可能大家比较深恶痛疾的公开课,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呢?当我们把重点聚焦在提升完善自己的时候,结果如何,标准如何,是不是就不会伤害到我们了呢?

    比如,我们学校每一个学期都有量化评比的各种表格,当我在每项表格的时候,就可以提醒我在哪方面需要提高和完善。

    当然,不合理的,我们也可以用勇气来拒绝,当然,我们也不必为拒绝之后会有什么结果而患得患失。没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人格是虚伪的。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有量化考核,但是我们可以借考核来不断完善自己。面对体制,我们要借力用力,守住初心,完善自我,悄悄地做出积极地改革。

    (3)应试与素质

    曾经山西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演讲引起了很多人共鸣。但其中部分观点,我不认同。

    她说“说到文化,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也有过困惑,那是几年前,我在市里的一堂公开课上,那天我讲的正是“《诗经》文化”,在课堂上,我引领着学生进入了那个“风雅颂,赋比兴”无比灿烂浪漫的诗歌世界。课后一位听课老师来找我交流:“赵老师您讲的文化是真精彩,可这个东西高考会考吗?咱们究竟该不该给学生讲一个高考不考的东西?”

    他这一问,几乎问出了所有老师的心声,那么好,我来回答:我所讲的《诗经》文化是之前高考从未考过的。但是,我要讲,因为我知道,那个能影响人一生的东西从来就不是什么考试重点,而是有文化的教育。

    现在的确在一些课堂上,我们很难再见到文化的影子,老师每天乐此不疲,只做一件事情,研究各种考试技巧,然后将这些技巧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套路”,满腹“套路”的他们,将学生教成了千人一面,将文章教了千篇一律,在他们的“设计”下学生所写的文章,”

    这位老师将《诗经》和高考对立起来,其实,如果你把诗经讲好了,你的高考成绩照样可以提高啊,高考一直在考试啊。诗歌的意象、手法、情感等,哪个高考不考呢?同时,现在的高考,你觉得满腹套路可以得高分吗?如果你真的认真研究,会发现,高考的考查的每一道题都关乎着思维,思想,文化和审美。不能因为我们研究的不深入,而简单的把二者对立起来。

    当我们狭隘的把应试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时,你的教学方法就失去了提升的空间。最近国家的新高考新课改,其实越来越能准确地考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现在的高考,靠单纯的刷题是不能提高分数的。所以,需要我们放弃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当学生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否真正的素养和分数同时提高。

    (4)自己与他人

    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呢?我先讲一个学生的事例。

    我以前一个学生,品质、习惯等非常优秀,但是却遭到同宿舍,同班级同学的排斥。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同学犯的错误就是既“严于律己”,又“严于律人”,强行把自己的习惯、标准和三观强加于别人头上。当别人表现不好时,她就经常好为人师地劝导别人,慢慢地,就成为了大家排斥的人了。

    她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生长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思想,吃米吃面都能长个头。

    后来,我开导了她,她也听进去了。后来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了很多。

    换个角度,我们和其他同事的关系不是也这样吗?同样做老师,每个人的动机是不同的,有的是情怀,有的是养家糊口,不管如何,尊重每个人,理解每个人,你与朋友的关系就不会分离。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每个人进步有早晚,术业有专攻,我们学会以更宽广的胸怀对待同事和朋友。

    而且我们要拓宽

    [if !supportLists](5)[endif]理论和实践

    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层面需要研究和实践。作为一线教师,有时候对一些理论或专家深恶痛疾。尤其在参加各种培训时,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教授孙立平先生曾这样说过不同角色的定位:

    (1)一般老百姓,面对问题直接抱怨批评就是了,没有义务去分析原因,给出解决办法。比如,他们说这雾霾太严重了,太难受了,就够了。

    (2)学者是搞原理的,要把背后的原因、机理研究清楚,雾霾是炒菜炒出来的,还是开车开出来的,或是骑自行车的人骑出来的?要弄清楚,原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研究,丰富知识,促进知识积累。哪怕是一时看起来没什么用的知识,对于知识的积累可能是必须的和重要的,因为那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努力的一部分。

    (3)专家是依据原理提出解决方案的,他们要比学者更加贴近实操,要尽量考虑可行性,并且最好是提出几种方案可供选择。当然这也很不容易,因为这起码在表面上是你告诉领导要怎么做。

    (4)决策人,在人们提出的各种方案中进行选择,将其转变为可执行的方案,并利用行政系统,将其贯彻落实。那位朋友能明白吗?

    我觉得教师还是加一个角色,实践者。就是将决策人的政策执行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但教师又不仅仅是一个实践者,还需要具有其他几个角色,但是首先应该是实践者。实践者有实践者的弊端,但是也有实践者的优势,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调节完善我们的教学。

    所以,当我们清晰自己的角色时,我们再看教育的各种声音就不会迷惑了。每个角色有每个角色的定位。

    3融合

    生命是一个整体,不管是身体、精神还是灵魂,都应该圆融一体。生活是一个整体,不管是同事、朋友,还是工作、体制,也都应该圆融一体。在工作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在生活中找到提升工作素养的方法,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提高和完善。

    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余映潮老师,他们都是耄耋老人了,他们还在关心关注着教育,他们有退休的概念吗?他们已经把工作融为了自己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了。

    霍军老师,他把生命的喜怒哀乐都写成了一行行的诗句,把工作生活诗歌都融为了他诗意生活的一部分了。

    所以,各位同仁,请不要分离!积极自觉的终结自己的分离状态吧!

    面对职业,勇敢真诚,敞开心灵,让生活和工作融为一体。

    面对体制,借力用力,积极改变,让体制和心灵融为一体。

    面对应试,摒弃对立,认真钻研,让分数和素养融为一体。

    面对同事,宽容待人,读书思考,让自己和他人融为一体。

    面对理论,认清角色,自在幸福,让理论和实践融为一天。

    ......

    在一起,不分离。在泥土里也能嗅到大地的芬芳;在六便士里,也能看到浪漫的月亮。

    唐代一高僧写一首诗《悟道》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是啊,当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当我们四处寻找求助无望时,是否可以回望一下我们自身呢?让我们自身的心灵更加完整,更加完善。当你的身体、精神和灵魂,当你所有的角色都趋于统一时,你就达到了人生大自在的状态。

    帕尔默先生在十周年纪念版后记中,呼吁更多人成为新专业人士。“新专业人士”是这样的人:“在制度机构生活的强大力场中,虽然随时都有那么多可能损害我的核心价值的事情发生,但是我已经找到了坚实的安身立命之根基这个根基就是我的自身认同和完整,就是我自己的灵魂一一源自这一根基,我有能力呼唤我自已,呼我的同事,呼唤我的工作场所,回到我们真正的使命!”

    希望各位都能让自己自在从容,成为积极乐观责任重大的“新专业人士”。

    吴越

    2020年10月29日星期四

    (在一个勇气更新群里做的分享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离与融合——教师的自我角色认同和完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wl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