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任务:第一章--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了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浮现在我心上。”
这是仓央嘉措诗歌的第一首,也是广为传唱的一首。睹月思人,一股浓浓的情愫充满心房,就如月光撒遍大地。
许多人都在问:玛吉阿米到底是什么意思?
玛吉阿米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未曾生育我的母亲”。
实际上,这个词的真正意思,是年轻的达赖喇嘛看到东山升起的皎洁月亮,心中升起像明月光辉一样广大无限的慈悲情怀,于是,“母亲般的众生”形象,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是的,如母众生。这是年轻的仓央嘉措自己对宗教使命的理解,是青年仓央嘉措内心深厚的菩提心的写照。
菩提心或利众心是藏传佛教的核心,其基础就是大慈大悲心,即爱和同情心。
根据佛法的传承,菩提心的修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七支因果,二是自他交换。七支因果是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这七个步骤。从知母开始依次生出其余各心,最后就能升起菩提心。
所谓知母,就是了知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她们的区别只是时间上的先后以及自己是否记得。所以所谓“玛吉阿米的脸庞,浮现在我的心上”,其实就是作者在通过知母修习菩提心。其中“浮现在我的心上”一句,即专心观想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
仓央嘉措诗歌这一首,正是对这一修行过程的描述。
母亲这个词, 在英文里面是mother。有人说,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乳汁(milk) , 母亲就是眼我们吃奶的人; 第二个字母是O, 代表母亲会变老(old) , 母亲用她的时间养育我们, 我们长大了母亲会变老; 第三个字母T, 代表的是泪水(tear) , 我们不是吃奶长大的, 是伴着母亲的泪水长大的, 每个人的成长史都是母亲的辛劳史,我们的成长不知道让母亲掉了多少眼泪,下面的几个字母, H代表的是心(heart) , E代表母亲随时注视我睛(eye) , R则代表她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right)。
对每一个人来说,母亲就像一首诗。她不需要被朗诵,她只需要在那里一坐,母亲就是一切。
佛法认为,无论你今生富有还是贫穷,疾病还是健康,这些都和你前世以及前世的前世的所作所为有关,而与你的父母是谁没有多大关系。无论你是谁,母亲都是今生给你生命的那个人;无论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母亲都是那个最爱你并且愿意为你分担一切苦痛的人。念想母亲的恩德,了知在累世累劫中一切有情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恩德都和今生的母亲一样,那么,我们观念中的人我之别就会逐渐减少,我们的内心就能包容更多的东西,包括别人对我们的冒犯,就像母亲包容自己的孩子一样。
所以,有人说玛吉阿米这四个字可以叫作仓央嘉措密码我。它所隐含的如母之爱的思想,既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
玛吉阿米首先是发自心底的慈悲。关心、同情他人的不幸,爱人胜过爱己。众生如母和众生如子是一个概念,都代表慈悲,是用母性来修正和引导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玛吉阿米也是万事感恩。每天对他人更好一些,每天也都在变成更好的自己。
玛吉阿米还是视人如己。不刻意区分别人和自己,像母亲对每个孩子般无私的、没有分别的爱,这会减少很多烦恼,增加很多快乐。
人们喜欢用荷花象征佛法的清净,但真正的清净并不在于出污泥而不,而在于染污泥而自清。你带着一颗清净的心做事,哪怕是在做其他人看起来不好的事,但只要你没有明知不好而做,你没有带着丑陋的目的去做,就可以被原谅甚至被颂扬,因为最重要的是你的发心,而不是简单的行为。常人只看到表面,而同样行为背后不同的意图和心性,才是事情的本质和真相。
玛吉阿米心态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坦诚率性,是对自我虚荣的看破和放下。
实际上,仓央嘉措之所以伟大,就伟大在这个“众生如母”的心态和“菩提心”的利益众生的发心上。他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以“众生如母”的心态来生活的人。就是说,他把所有人都看作自己的母亲,把自己看作是柔弱的小婴儿,在所有人面前都是透明的,不虚伪,不隐瞒,不设防,看似幼稚,实则胜过任何人类的心计和小聪明,这是真正的豁达、智慧和力量。
实际上,一个人能对所有人都尽心尽意、不设防范、天真烂漫,这个人就是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