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七

读书笔记:《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七

作者: 一个普通的笨人 | 来源:发表于2024-10-22 10:21 被阅读0次

读书笔记:《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七

我们情感上的追求可能跟现实的规律并不能完全的重合。人类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体系或是情感需求,并不能完全的替代自然法则。自由、平等、博爱也不是必须。自然界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弱肉强食。可爱的小兔子,羚羊,会被狮子老虎吃掉。残忍的鬣狗还会掏肛野牛,让它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肠子被吃掉。自然的法则是保证要让这个世界可以以一种既定的规则运转。而我们的需要只是局部的,是人类群体为了发展和存在,产生的一种内部的需求。

我想到这个的目的是提醒自己,你不能拿你的那一套想法去要求所有一切存在。你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按照你的需求去要求外界适应你。不能因为你喜欢小兔子,就不让大灰狼吃掉他。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食物链上的一环。我们自己最后如果不是火化,不也会被各种的微生物分解掉吗。这个世界就是被一个个的规则所限制。当然了你自己也可以制定规则,就比如你吃饭前一定要喝汤。不过所有的规则都是有适用范围的,所以你的规则就只能来限制你自己。

那么我们如果要想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甚至是想要掌握一定的主导权。你就应该知道,和掌握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就算你制度约束自己的局部规则,也还是要以这个世界的规则为基础。拿投资来说,不管你投资什么标的,你都要熟悉你所投资标的的运行规律。你不能按照你的希望、你的预期去操作。那样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这就像缘木求鱼,你不能因为吃鱼,又喜欢爬树,就要到树上去找鱼吃。你需要知道哪里有鱼,去到有鱼的地方去找鱼。投资也一个道理,你想要挣钱,就需要到有钱的地方去找钱。你不能说我就是喜欢这样,你就偏要在你喜欢的地方找钱。社会不是你妈,不会惯着你。何况你妈也不会一直惯着你。

李录就是在用他的视角给我们整理了他眼中所见到的一些规律。从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到投资的哲学等等。他成功的投资就是来自他对这些认知的实践。我们做事是靠手,但该如何做却是要靠脑子的。所以在你做事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我该怎么做。思考一定要走在行动之前。

那你说别人总结出来的规律就都管用吗?这个不一定,就算是写成书,被出版了的东西,也不一定都是符合现实规律的。这个世界需要思考,但也并不是所有思考都是正确的。思考的结果,只是某个人对于他所感知到的信息一种加工。而规律是否符合现实,还需要不断的进行验证。只有被现实验证过的才具有参考价值。但你也不能完全的相信那些已经有了共识的经验或是规律。还是要始终保持一颗质疑的心。因为世界在发展,原有的规律可能随时会失效。

那为什么还要允许各种思考结果的存在呢?因为我们也不知道那种思考是符合现实的,只有经过时间的验证,才能知道结果。所以在过程中,我们能接收到的信息就会是各种各样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想作为启发。就算是明显错误的思考,也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也就是说多样性可以刺激产生更多的多样性。我们无法阻止错误的出现,错误本身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错误也只是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正确与错误也是具有时效性的,对错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和维度进行转化。允许一切可能出现的出现,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其必然性。这个世界对所有一切进行着选择,我们自己一样可以进行选择。没有各种可能我们又如何进行选择。

我有时也会想,我们每天在这里不停的写为了什么?主要就是为了促使自己思考,把思考落实到文字,可以让你更系统的梳理你的思路。你的表达过程,也就是你的思考过程。同时把思考变为文字,还可以以一种第三视角去回看自己。更容易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反思或是自我批判时,也有了标的。再有留下文字对他人也有一定的用处,不管是能给与他人启发,还是让他人看了感觉是屁话,总之也都还是存在给他人带来想法的可能。

想法这个东西,是否被别人认可我认为并不重要。你的想法是你对你所感知到的一切的思考。而你的思考又是为了指导自己的行为。别人认可与否对于我没有什么关系。同时我自己也会不断的否则自己,那么别人否定我又有什么不好呢。不管对错,至少给我提供了一个外在视角。

思想需要交换和碰撞才能产生更多的火花。把想法记录下来,为这个世界提供一个视角,一种多样性。就算是垃圾信息,也算是一种冗余啊。

这个世界像是一个个系统的嵌套,虽然大小不同,同时也会具有从属关系。可是都还是会存在一些相似性。也就是会存在一些通用的规则,在看似不相关的系统中同时有效。就比如说市场的发展,他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进化,自我进步,自我完善的机制。生物的演化不也是一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市场的构成主体他就是人,所以人的演化方式,必然也会影响到市场的演化。这就好像说,万物的构成都是一样的,所以万物有着相似的底层逻辑。无外乎是一样的原材料按照不同的方式逻辑组合在一起罢了。

我们为什么要看书,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你要想知道更广阔时空发生了什么,你就必须借助于他人的视角。而只有你看到的足够多,足够广之后,你才能对这个世界有相对完整的认知。你没有感知过,你怎么能形成认知呢?认知只不过是我们对现实在大脑中建立的一个模型而已。我们所有认知的原材料都是取自现实。你没有经历,当然也就不具有构建认知的原材料。认知这个东西,不是你空想就可以创造出来的。如果我没有读书,那我也写不出这么多文字。在没有读书之前,脑子里就是空的。我只能是不断重复已有的东西。只有在读书之后,脑子里才会不断的涌现出新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xr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