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笔会上,一个知名的散文家,40多岁,生得俊逸,曾在某一个自省的时刻说:等我女儿长大了,我会向她道歉,告诉他,对不起,请原谅我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把你带向人间。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发生在很多普通的家庭里。
在电影《何以为家》中,赞恩在监狱中把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
他在法庭上诉控自己的父母。
为什么?因为生而不养!
为什么生而不养?因为贫穷。
赞恩一家人生活在黎巴嫩的贫民窟里,但赞恩的父母还是生下了包括他在内的五个小孩。
他和妹妹萨哈关系最为要好。谁知在女孩初潮的时候,他的父母要把萨哈嫁给一个大了十多岁的房东儿子来换取房租。
赞恩和萨哈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逃脱凄惨的命运。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可以出国,赞恩回家拿自己的身份证,这时,他听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妹妹因为流产死亡。
赞恩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用一把刀将房东儿子刺死,也因此被判了五年牢。
母亲常常来监狱看他,在一次看他的过程中,母亲对赞恩说:你要当哥哥了。赞恩再也无法容忍,于是监狱里的他乘机控告了自己的父母。
赞恩的一生吃了很多苦,他有着比普通孩子更加艰苦的童年,这一切源于他的父母生下他。
我认识一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经常在我家里玩,后来听说她成绩优秀,经常考班里的第一名。
直到前几天,我听说,她家里出了问题。
在女孩小升初的时候,她的爷爷和叔叔有意无意地想要她当叔叔家的女儿。
叔叔家是双职工,生活条件宽裕,只有一个上高中的男孩,两家都觉得她当叔叔家的女儿是一举两得。
可她是一个女孩,又不是一个用来交换的商品,这件两家看起来一箭双雕的事情在两年后的今天发展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女孩在叔叔家从来不说话,不哭也不笑,前几天回家,她哭着跟自己的妈妈说:我不想走,求你了!
很难想象一个女儿求自己的妈妈把自己留下,她以前也是一个满眼笑的女孩儿啊,她时常开玩笑,有人来了就唱首歌,现在怎么就躲在窗帘哭的时候都不敢发出声音呢?
她后来没有笑过,她不敢跟自己的父母说心里话,她也害怕,父母再一次把她抛下。
我们时常害怕生小孩,因为我们害怕我们的经济基础不够,害怕如果有了孩子,我们会失去自己的生活,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毫无准备地把她带向人间,她又要面临些什么。
我见过为数不多优秀的父母,也见过许多捆绑着孩子长大的很多人。
“你不学习怎么办,我们可都指望你呢?”
“我们都是为你好。”
这些表面上的好意正在吞噬着孩子的一生。
就像很多人说的: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很难保证,在我们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孩子要经历怎样的命运,开启怎样的生活。
这个话题与责任有关,可更多人在生下孩子的那一刻想的确是老有所养吧,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确实是有些自私了。
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义务而生孩子,才是最大的不负责。
我偶尔也会想这个问题,我总觉得我的叛逆期才刚刚来到,所以偶尔会有一些和父母作对的想法。虽然这一切想地太早了,但我还是会想我会不会成为不婚主义,甚至不想要一个小孩。
总之不论结果怎样,如果是我,我一定不会生下这个女孩,就算生下了,也不会因为合适将自己的女儿拱手让人。
我不希望她因为父母一个错误的决定用一生去治愈自己。
写来写去,感觉缺个结尾,那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