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科生鲁青的文字世界
《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嘛?

《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嘛?

作者: 鲁青_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23:27 被阅读0次

原创: 鲁青  愿我能照亮你的生活 

                  《荆轲刺秦王》

      刚刚过去的2018年年尾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好的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也是因为这个节目才知道并喜欢上了许子东老师。前几天看过的一起节目里谈的是荆轲。窦文涛的观点是:既然是刺杀秦王的重任,当然要找一个武功高强的人去完成,但是我们都知道荆轲刺秦是失败了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刺客,荆轲的业务能力是不行的。什么是历史?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历史,今天我们自以为知道的历史也不过是史学家们的一家之言,对于一件事的记载不同的史书往往是有出入的。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它真实地发生在距离我们遥远的千百年前,同时它是神秘的,我们可以尽情地去发挥想象,去构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历史。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正式公布了100名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名单,其中有两名影视界代表入选,除了已经去世的著名导演谢晋获颁“助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电影艺术家”之外,李雪健则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表演艺术家”,成为唯一入选的影视演员,获颁“改革先锋”奖章。”

      前几天我说我要补看李雪健演过的电影,于是昨天满怀期待看了陈凯歌导演执导的电影《荆轲刺秦王》。时隔二十年,我第一次看到了这部特殊的电影,它带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撼。说实话,这样的电影很无聊,没有什么华丽的场面,也没有儿女情长,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和过去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荆轲刺秦的故事有些不一样,但是我要吹爆这部电影,应该说这是我自《无问西东》以后的一年里看过的最让我震撼的电影,因为电影中的一句话,“秦王嬴政,你忘了秦国历代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这句话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时刻提醒着嬴政,也提醒着观众,秦王嬴政的身上背负的是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

    《百家讲坛》有一个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讲述的是秦国自襄公立国一直到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几百年里秦国的崛起之路,我开始对秦的历史感兴趣了。即便是荆轲刺杀秦王成功了,秦国的继任国君依然会沿着一统的路走下去,直至一统天下。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几百年诸侯争霸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统一,于是历史书里写“统一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潮流。”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从第一次学《过秦论》的时候我就对这一段印象深刻,后来读着读着就背了下来,我从不认为嬴政是一个不好的皇帝,反而自儿时起就对始皇有崇敬的感觉,所谓“千古一帝”足以证明其功绩。

      秦国自襄公立国;穆公定国东扩;三百年后秦孝公嬴渠梁重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正式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这条路,秦人走了三百年;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公元前239年,21岁的秦王嬴政亲政。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韩,俘虏韩王安,韩灭;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破赵,俘虏赵王,赵灭;公元前225年,秦将王翦破楚军于蕲,俘虏楚王,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楚江南地,楚灭;同年,秦将王贲破燕,俘虏燕王,燕灭;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自燕南下攻齐,俘虏齐王,齐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吞并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争霸的局面,开创了在我国实行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电影一共分为五章,更像是一个舞台剧,每一次大幕拉开都是一个新的片段,但是每一部分都是联系在一起的,环环相扣。我本是想按照剧情一章一章地写出来的,但是电影还是要自己亲自去看磁能体会得到它的魅力所在,别人讲的永远是别人的所得所感,光靠着读后感观后感是不能够了解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的。所以我觉得,有很多时候文字表达的东西用影视不一定能够完全表达出来,而影视里的东西有时候用文字也不能完全表达出来 ,虽然二者都留有想象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会把文字转换成影像,而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也会把影像转换成文字,所以我只说我在看完电影之后的感受,对于它的内容感兴趣的就自己去看吧,毕竟我不会写影评。                             

      电影以一句话拉开帷幕,“秦王嬴政,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随后李雪健饰演的秦王嬴政登场,在这部电影里的嬴政是一个颠覆性的表现,用现在的话来说有些神经质,不好听的话说,像个神经病。他有自己心爱的女人,他们从小在赵国一起长大,他是嬴政,他也是秦王,他的心里一直有这么一句话,“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所以他要灭掉其他六国,就要发起战争,战争就意味着死亡。他说,他想建立一个更大的国家,秦国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土地都是一个国家,那时候就不会再有战争,也不会在死这么多人。可是他需要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于是她就导演了这场荆轲刺秦的悲剧,为了自己心爱的男人的理想,她选择了牺牲自己。于是秦王嬴政和刺客荆轲就通过这一个女人——赵女联系在了一起。她去用苦肉计让燕太子丹相信了自己,于是燕丹千方百计找到了刺客荆轲,让他去刺杀秦王嬴政。这部电影里的荆轲也是一个颠覆性的角色,他是一个刺客,在他杀了一户人家之后他就不愿再去杀人了,可是后来他遇到了赵女。这只是电影里的艺术展现,荆轲刺秦当然不是因为一个女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电影里的秦王有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在他发现嫪毐和他的母亲的两个孩子之后,他怒了,但是他也看到了藏在屏风后面的武士,这时候他故意装傻保全了性命。在逃跑的路上他跌倒了,甚至不能正常走路了,他问身边的将军,“你真的以为我是害怕了吗?”我觉得这里就是秦王的一个转变,从装傻变成了一个冷酷帝王。平定了嫪毐谋反之后,嬴政杀死了自己的两个胞弟,开始了自己的帝王霸业。整部电影里最热血的片段就是秦灭赵国的时候了,倒不是秦军的威武霸气带给我的热血,而是赵国宁死不降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城破之时,赵王令都城所有的孩子跳城殉国,自断赵国后代血脉,一个赵国士兵抱着孩子跳下城墙高喊“赵国永远不降。”可是嬴政心爱的女人是赵国人,嬴政自己也从小在赵国长大,赵女去求他不要再杀赵国百姓,他答应了。但是赵女却发现,嬴政活埋了赵国的孩子,从这一刻开始她不再爱这个嬴政了,而从这一刻开始,他不再是嬴政,而是肩负一统大愿的秦王。至于秦王为什么要杀死这些孩子,他说,因为他在赵国的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仇恨,正如今天灭赵的嬴政,因为仇恨。最后一幕就是和我们在书本里学到的差不多的荆轲刺秦的画面了,秦舞阳吓得不能动弹,荆轲一个人去刺杀秦王,当然是失败了。秦王问荆轲,“你为什么要杀我?你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要建立一个更大的国家,秦国看得到的地方和看不到的地方都成了一个国家。”秦王独自一人站在大殿之上,说了一句吗“秦王嬴政,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影片结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ao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