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画中国的油画。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中国油画艺术的民族化,本土化问题,由来已久。董希文、靳尚谊、詹建俊、杨飞云、于云飞、王沂东、孙建平等,都是中国写实油画中,影响力较大的画家。
中国有中国的历史沉淀与文化选择,从当前的受众看,中国人更喜欢写实油画。这是一种民族的本土的群体的趋众心理。75岁的赵瀛洲,是我国第三代油画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油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贴近自然,一个是贴近生活,第三是关切生命。
赵瀛洲认为,中国油画家只有画出“很中国”的油画,才能使中国油画真正走向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画家,两条腿走路,一条腿继续深入地研究西方油画的传统,寻找更为丰富的艺术语言资源,另一条腿,把眼光转向东方美学,在保持油画艺术特性的同时,寻找更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油画表达方式。
“很中国”“很接地气”,以此为主题,《艺术市场》赵清超,有一篇文章,原标题是,泥土•温暖•未来——品味赵瀛洲的写实油画,我们综合于此,以飨读者。
早在2000年之初,赵瀛洲的老师,知名油画大家冯法祀先生就写下了下面的评语:“赵瀛洲的油画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情趣自然朴素,纯真而美丽,富有内涵个性,……有的作品中点缀一些动物,使作品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令人心旷神怡,使人得到视觉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他用笔落落大方,不拘细节,色彩浓郁,发挥主观取舍的概括能力,闪现出现实主义的光彩,深受观赏者的喜爱,使他成为当今具有创作实力的油画家。”
赵瀛洲是一位“接地气”的油画家。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探索与体验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他深深地扎根于祖国的大地上,更迷恋和钟情于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数十次踏上西藏高原的土地,他对这片土地怀有独特的爱恋。
赵瀛洲这幅喜洋洋油画作品体现出一个艺术家通过油画艺术形式表现和展示时代特色的艺术诠释。他真诚地面对时代,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用手中的画笔,用写实油画的艺术技巧和形式,描绘出生命明亮的光芒,描绘出泥土的芬芳,描绘出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毫无疑问,在文艺创作中“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当下,赵瀛的喜洋洋就是带着“温暖”气息的“高峰”。
有生活、懂生活、爱生活是赵瀛洲的艺术底蕴。对时代的讴歌,对盛世太平的赞美和对国富民强的“中国梦”的期盼,是这幅喜洋洋的艺术原浆。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追求时刻铭记在心中,实现在艺术的创作之中。
在看似具象的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画面背后积淀的鲜明的艺术创新与探索,在具象中透视抽象。他用属于“心灵独白”的艺术方式和传统乡土人文原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赵瀛洲的油画“符号”。
此时此刻,绘画语言和绘画技巧以及绘画的表现手法都是赵瀛洲的生命感悟和生命体验。他有刮刀表现心中的激情与碰撞,他用光线的明暗书写温暖与热爱,他用色彩的对比呈现顽强与希望,他用人与动物的和谐交融抒发幸福与梦想……
于是我们看到这幅油画的浪漫情调:一个初春明媚的雪域高原之晨,一个分明只有16岁的美丽藏族姑娘,她那鲜明又独特的“高原红”脸蛋,掩饰不住少女的“怀春”和善良,明亮的眼睛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她怀抱着纯洁无瑕的小白羊,既是生命的传承也是明天的希望。
而此时,小白羊的爸爸妈妈环绕在小姑娘的身旁,悠然自得:弯曲了的脊背既是岁月的磨砺又表现出生活的顽强,虽然看不到这位母亲沧桑的脸庞,我们却从孩子的身上读懂了幸福安详;一顶普通毡房和堆积成塔的牛粪,彰显出勤劳勇敢和生活的殷实美好;一大群高原羊在刚刚泛绿的大地上慵懒地寻找美食,享受着和煦的阳光;
远处有“高原精灵”之称雪山,静静地注视着山脚下正在发生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蓝天和祥云是高原人的自豪,宁静之中蕴藏着神奇和力量;不可忽视的是大地上零散的石头,那是高原丰沛的财富象征,点石成金的奇迹在人们勤劳的奋斗之中幻化“成精”。
这是属于我们时代的“富春山居图”,这是具有浓郁高原风情的天堂部落,这是更具中国印记的“清明上河图”……
这是正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真实画卷,这是属于赵瀛洲的雪域风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