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没有真相,每个人都活自己的认知里。
一个中国人去美国,在美国一家叫五粮液的,最好的中餐厅吃川菜,第一次还觉得味道还凑和,第二次就觉得太难吃了,就想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人把川菜做的如此难吃?
进到后堂,听到一群广东人在说话,他立刻明白了为什么川菜不正宗?
后来,他的一个美国朋友来中国,这个美国朋友也喜欢吃川菜。
他带这个美国朋友去了上海最好的川菜馆,美国人说,这家川菜不正宗,在美国的五粮液好吃。
在这个美国人的眼里,在美国的五粮液是一群中国人在中国菜,那种味道才是正宗的,而且已经先入为主,只能那种味道才叫川菜。
所以,认知即真相,这个世界没有真相,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真相里。
每个人活着,在自我意识中,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或可忽略不计。
世界在你眼前是什么样子,或者你认知的样子,只是世界在你个人面前的呈现。
而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更不用说全貌。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寿终正寝充其量不过一百年,耳闻目睹或亲身感受的外界和事务更是非常有限,现实世界如同茫茫大海,而个人盛取的不过一瓢海水。
即便是 科技 发展的今天,人类整个群体对世界真相的认知也远远没有达到能够触及全貌的地步,这些有关世界的知识假如存入电脑需要多大的内存才行?
而具体到一个人,他她大脑中解读世界的知识,只是他她大脑中的内存。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真相、真实,在每个人的眼里都不相同。
世界的真相很多人一生都看不透,看不懂,看不完。
举个不恰当的,但更接近真相的例子:
把一只母鸡放到一个圈子里:
狮子、老虎、狼鹰等等食肉动物看到的是:食物!
小鸡看到的是:母亲
公鸡看到的是:伴侣
鸭子、狗猫等等其他动物看到的是:食物竞争对手
有人看到的是:鸡肉
有人看到的是:宠物
有人看到的是:病原体
有人看到的是:能下蛋挣钱的机器。
如此等等,本能、着眼点,出发点、角度不同决定了主体对对象的认知。
就假如说:你眼中的世界和你的“宠物狗”眼中的世界是一样的吗?
把上句中的“宠物狗”换成“别人”感觉一下。
这个“别人”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你”。
而个体对对象的认知仅限于此,包括所有人,更不用说动物了。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过也是写的我自己的认知罢了 。
2023-06-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