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既不如意,心内自不会愉悦。“人生是苦的”,佛教这样告诉我们,初听总是一头雾水,不明深意。而今细品人生,竟有了彻悟:人生不仅是苦的,确切地说是寻苦的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是在追求幸福与甜蜜的生活吗?
美好人生是悬挂在心头的明灯,以希望的微光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但正如高山雪莲般,只有历经坎坷、磨难或者说辛苦、挫折才有可能获得它,不肖说,这个过程自是苦的,这很好理解。
最难让人理解的是当人们承受了一定辛苦与压力,达到了一定预期目标之后,就又会踏上追求或者说折腾的道路,当然,是在更大欲望的驱使之下。这种追求被冠之以理想也好,价值也罢,亦或贪心,总之,不同的目的之下,人们又开始了精神与肉体的颠簸、磨砺之旅。
随着一念的生成,生活往往也发生着变化,节奏的变化、关系的变化、心情的变化等,而在变化之中,人们经历着考验,如同站在一辆剧烈震荡的车里,如不想被甩出车内,只有力气是不行的,还需要一定掌控的智慧。
有多少关系在承载着欲望的行进的列车中结束与开始,又有多少人在激荡的生活潮水中伏起与跌落。
这种苦自不待言。因此,人们向往着岁月静好。但所谓岁月静好一定是极其短暂时光的美好感受,人一旦适应了这份静好岁月,一定程度上静好就消逝了,就会重新跌入因无聊、无意义而产生的痛苦深渊,于是,内心有力量者便会又开始折腾,不折腾生活,就折腾自己或者别人,于是苦又产生了。
所谓的闲不住是其中一种表现,闲能生愁,闲能生事,闲出屁来等是人们的智慧认知。可见,人这种动物从来就不是用来闲的,是用来做事的,是用来折腾的,是用来奔跑和承担的。
旅人总要经历雨雪风霜、虎豹豺狼,人生之路上的旅人何其多也,摩肩继踵。虽沧桑满面、疲惫不堪,甚至伤痕累累,仍旧坚持着前行。只为心中的那份欲望,远方的那点光亮。
正因如此,人生没有简单事,天上不会掉馅饼,不经磨难不会成功。而磨难是一个过程,过程总是漫长的、难熬的。成功是一种结果,而结果又总是短暂而现,仿佛凭空而来,有着令人惊艳或惊吓的效果。
所以,我们与其说想要的是人生的果,不如说注定摆脱不了的是人生的过程。既如此,开启寻苦之旅才是生命的实质。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不怕苦、不避苦,狠下心来学会以苦为乐。只有正视了苦,甚至苦难,我们才能学会正视人生。只有把握了苦,与苦相应和,才能最终在苦中品味出一点甜来。
在苦难中能榨出一点点甜来,这便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而那一点点甜便是上天对人类的馈赠,对生命个体考验之后的安慰,便是悬挂在心头的那盏灯凝结出的灯花。
就这一点点甜,犹如滴蜜入水,在圈圈扩散的甜蜜中,有着迅疾湮灭与覆盖万般苦的力量,就像狂风暴雨后突现在澄澈天空的彩虹,那份美丽惊艳与安抚了沧桑的万物,竟仿佛雷雨从未来临。
因此,人生实苦,苦是生命的本真,其间蕴藏着佛祖畏惧的因,也是我们一定程度所能把握的内容所在。
我们在大胆求苦的时候,那一点点甜定会跟踪而至。
所以,与其追求甜,莫如大胆求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