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朋友买房一事,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座标位于青岛,这儿的房价情况不做过多评论,是高是低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看法。这段时间兜兜转转看房选房,终于小两口在高新区的某楼盘摇上一套房。价格说实话相对挺诱人的,不然也不会八百多人抢不到三百套房,本来以为运气好买上了,应该是皆大欢喜吧。结果刚签了合同交了首付的业主们竟然拉群发声要维权。原来是因为这个楼盘迫于政府限价的压力,毛培只能卖9200/平,但彼时周围市场房价已然不是这个数,于是乎开发商为了变相提价,绑定了3800/平的精装修,结果给人交付的是简装。当然开发商并不傻,在选房之前以PPT形式明确的向购房者说明了交付标准。你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后面还有一堆人等着,结果大家还是热火朝天的选起了房。按理说买卖双方意向达成一致,这个交易就定了。结果刚买完的业主们就吵吵起来,说合同签的3800的装修标准交付达不到,大家要维权,需要开发商公示交付标准。虽说外人看来有点无赖的意思,但割谁的肉谁疼,谁捡便宜谁笑。大家深谙会哭的娃儿有奶吃的道理,于是一呼百应,觉得自己占尽了道德的一端。哼,政府让你限价你却变相加价,那咱们就找政府闹吧。此刻充分了中国人团结就是力量的优良传统,不论你是都市白领还是粗犷农夫,不论你是街头小贩还是公职人员,更不论你是小学毕业还是博士学位,阶层的不一致在利益的面前得到了大统一,纷纷出谋划策,各渠道维权。
然而,好戏还在后头。且不说开发商如何回应,本以为现在信息时代发一篇申讨就能够引起广大网友的支持,从而引起政府的关注。可没想到的却是引来了压倒性的谩骂,“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个价位已经很合理了”“不满意就退房,别叨叨”“退了吧,我买”这类评论扑面而来,而认为开发商不占理的只有寥寥数人(基本鉴定为业主无疑)。我相信那些批判的人不是所谓的托,至少大部分不是。这个时候人性就变得有点意思了。按理说作为咱们平头老百姓,看到政府限价降低房价是喜闻乐见的事,开发商变相加价侵害的是终究是普通购房者的利益。单从这个楼盘来说你是旁观者,但这种明显打擦边球的做法,仍然在一如既往的不断哄抬房价,作为辛苦攒钱买房一族来说,我不知道支持开发商这种行为的人是处于一种吃不着葡萄酸的心态还是真正本着“正义”的认知发出的言论。而作为购房者,就很好理解了,能争取到好处就争取。争取不到就退房?那不可能的,这样就亏大了.....这是我朋友的真实心态。
至于这个事怎么解决,尚未有结论,不过我看网上报道这种事不是一例两例,结果呢,政府出了个文件,“不得违背购房人的意愿,通过提高装修价格变相抬高房价,不得强制捆绑销售车位或者储藏室等住宅附属设施,变相抬高房价”,我们来理解一下,其关键点不是后面的不得怎么怎么样,而是“违背购房者的意愿”这几个字,政府意思也明确,政策我出了,那你非要买我也没办法,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打完了你来报案说人家故意伤害,呵,我也没法。所以说政府想要调控房市,这个我信,但说政府想要要降低房价,这个我是万万不信的。况且还有那么多人推波助澜巴巴得等着房价涨,万一要是降了还得闹着群体退房。有房的人盼涨,没房的人盼跌,可惜房子是在有房人的手上,任你怎么叫嚣,有股风的机会房价就蹭蹭往上,上去了还想下来?那不行,业主会闹......
好像不论是谁都会陷在这样一个怪圈,曾经咒骂房价过高的人一旦买上了房就会心心念念期待自己的房子价值上升,甚至在尝过甜头后义无反顾的加入曾经反感的炒房一族,买下第二套第三套。对错、认知、价值、道德,很多人性的根本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都变得那么虚无缥缈,这样长此以往的后果是什么?不敢说,只能拭目以待吧。时代的洪流会演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是花开满地还是哀鸿遍野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