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刷手机,常看的洞见公众号发了《人到中年,方懂冬至。》不由心有戚戚焉。
小时候,冬至是放学后坐在热炕上吃一碗妈妈端上来的热腾腾饺子;大一点,冬至变成了寒假临近的兴奋和紧张;再大一点,冬至是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饺子宴的责任;而现在冬至,只能对着视频和家人分享吃饺子的快乐……
人到中年,才知道过了冬至,冬天才真的来了,日子只剩紧锣密鼓的筹备年货和大张旗鼓的来一场彻底扫除。人到中年,方懂冬至。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昨天冬至,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自己的家过,心里特别想亲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有亲人的房子才是家,一个人即使待在自己多大的房子里,心亦如浮萍,没有丝毫归属感。
昨天一个人吃饺子时,我一遍遍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围坐在热炕闲话家常,吃上一顿热腾腾饺子的情景,女儿小时候一家三口围坐在暖气房里吃饺子的日子,也一次次在我脑海里历历在目。如今父母老了,女儿成家了,我变成了孤家寡人的存在,很难再有当初那份热闹和温暖。
一个人过冬至的日子,第一次明白了在古代,冬至是比新年还要重要的节日意义。年少不识愁滋味,欢聚一堂的温馨与快乐,似乎就是少年时冬至日的全部。行至中年,踏遍千山万水,历经人事沧桑,才真正读懂了冬至背后的含义。
人间团圆,温暖人心。冬至时节,已至年末。于国人来说,岁末是归家的时节。以前有人陪伴,对于团圆的意义总是缺乏感知,而今一个人,节日倍感孤单。那人和女儿小夫妻两热情相邀我假期去上海,我心里是不认可的,但看他们热切的样子,又不忍拒绝。如果不是过节,其实我是享受孤独的,只是节日时对亲人的思念让我对团圆充满了渴望和期待。
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的意义就是,终其一生拼命为家人搭建一个家,一个故乡,小时候,父母的家就是自己的家,父母所在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故乡;成家后,自己的家成了孩子的家,自己在哪里,孩子的故乡就在那里。老了,孩子的家在哪里,思念就在那里。
年少的时候,大多人都有过拼命逃离,背井离乡,远赴天涯的梦想。而到了某个年纪,慢慢发现人最终要有家,有故乡,因为有家人的地方才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有人说: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而孩子的家永远不是父母的家。这话我不是很认同,因为在我单纯的意识里,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家是一个人的牵挂,也是一个人希望和根基,有家,就有归处;有家人,才有活着的底气。
人这一辈子,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家始终都在那里,家人永远都是你心里最深的眷恋。有钱没钱,都对你不离不弃;风光落魄,都和你相伴相依。只要有家可回,亲人在侧,就是一个人最暖的归宿。
昨日冬至,一个过,我心里有落寞,更有孤单。天冷了,心里横生出了几丝薄凉。早晨醒来,家里的温度低得让人心生寒意,看有人在朋友圈晒暖气房抹布冻成一根棍的画面,心里的冷意更添几分。这个城的暖气经不起天气的考验,天气晴好的午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暖气,一变天就露出了真面目。家里冷的像冰窖,早晨醒来都不敢爬出被窝,深刻感受到了起床需要勇气。
《易经》里讲:剥极必复,见天地心。物极必反,阴气到了极致,阳气自然开始出现。冬至是最灰暗的终点,也是最具希望的起点。
冬至这天,背靠在暖气上吃完饺子,我就打开电热毯爬上了床,心里琢磨最多的是,这集中供暖应该快走到头了吧,迟早会有一种环保而有便捷的取暖方式取代它吧!想到这不由慨叹供热公司一个国企,从一个没落走向一个没落的命运,是真的应验了那句“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古话。
一个企业的生命应该和人的一生是一样的吧!何去何从说到底都在于自己把控。以前在企业时,有人说搞垮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被判刑,那时候认为一份工作而已,何必要那么咄咄逼人,人到中年后才懂,为官不能做好本分之事,一次又一次搞垮企业难道还算不上失职吗?这样的管理者还有什么颜面对人,对己,对社会。
不忘来处,才知归途。冬至很多地方都有祭祖的习惯,我想这就是提醒人们记住来处,才能向更好的未来出发吧!
冬至过了,天气越发冷了。窝在家的时间多了,暖气不作为,窝在床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安慰自己说:太冷了,就当冬眠吧!
一日之计在于晨,估摸着是早上打了冬眠的主意,一天都懒洋洋的,早饭省了,来个早午饭,简简单来一锅烩菜,汤汤水水吃到冒汗,心里的寒凉也随之褪去了不少。
说到底天冷了是最拿到出手的借口,情绪低落才是心知肚明的原因。这世间事,真的是能与人言无二三。说得出口的,其实都不算事。算得上事的,其实都埋在心底,终不言,总无言……
好在明白了,这世上最好的解药就是不停地努力,自律,提高,宽阔,清明……不动声色地变好,于无声处的清欢,每天看到更好的自己。然后自己照亮自己——只有自己照亮自己,才更具备真实意义——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纵不能海阔天空,至少抚慰自己,终不在尘烟嚣嚣里凌乱。
冬天了,太阳矜持了很多,姗姗来迟也就算了,一言不合缺席也是常有的事,我承认心情很容易受天气的影响没有阳光的日子,心里的悲凉愈发加重了很多,而当阳光爬上窗棱,心里的阳光也随之升腾了起来,屋子暖和了,心也随之温热了起来。日子缓慢而悠长,我总是希望冬天过得快一点,春天一来,我所有的僵硬就会变得柔软。我想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春花烂漫。
年过半百,还不能习惯北方的冷,到底是说不出口的了。这几年我的城冬天很少看到雪,天气已经在努力的奔赴在变暖的路上,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潜意识中我是追逐坦坦荡荡地爱,清清白白地活,认为人只有时刻修正自己的品行,才能纳得更多福分。我常想,我这样一个无世无争的人,心里面装的都是温暖和善意,想必命运也不会亏待我更多吧?在自我修行的路上,我虽蹒跚,偶有彳亍,但从未停止。慢下来,让时间和一切都慢下来,而我只慢慢做一件事——“修”,修心,修行,修德。
人生还有何求呢?欲望少了,一个人就会快乐许多。用虔诚的心日日祈祷,惟愿我的亲人和朋友此冬安宁,一生安好。
有人说,最好的生活方式:运动、学习、早起,存钱。很是赞成。只是冬日,我的早起被冻结了,心里的伤疤与日俱增起来了。我知道这不是个好事,只能花时日努力摆脱了。南怀瑾先生曾说过:“能够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我很赞成这句话,但也允许自己一时的颓废。
运动,是一个人最好的富养,是最好的自律。存钱,是未雨绸缪的远见,是生活的一种态度。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最易触摸的奢华。
读书和赚钱,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前者使人不惑,后者使人不屈。 日子很难完全周全,只有与自己和解,与生活与工作之间找到自洽,才能做好一个成年人。
人生路远,谁也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至暗时刻。走过半生,失败过、迷茫过,也挣扎过。但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自己撑过去。咬咬牙,再挺一会儿,再坚持一下。熬过寒冬,终得春光;熬过长夜,就是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