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哪有什么如果和后来
苏攸宁/文
依稀记得上一次写观后感是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大约都快有八年了。巧的是这次再写观后感,女主竟仍是周冬雨。周冬雨从青涩的静秋,变成了潇洒的小晓。她们之间,隔了八年。一对恋人从开始到结束,绝大多数不需要八年。
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被许多人说是一个三观不正的影片。我想这样的观点,都是站在见清妻子的角度,的确影片有些细节处理的不甚喜人。但是,我不去纠结这些,权当影片选择了一个叙述角度而已。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我想小晓是为了如此的见清,才选择在一起的原因吧。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其实我都是很心疼,心疼见清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爱着的。或许,大多安静内敛的男孩,都容易被跳脱潇洒的精灵吸引。所以起初我并不觉得见清是理解什么是爱的,只是被小晓身上的不同所吸引。就像第一年在遥江的雪地上,见清说:“我觉得你和其他女孩不一样。会喝酒、会吸烟、会骂脏话。”
他们之间经历了几次走近,几次走远。杨林道上,小晓和见清终于确定在一起的时候,我想起了作家三毛和丈夫荷西一段有趣的对话。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
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事实上,分手那天,小晓给见清留了一半的面。就像此后的岁月里,她都在自己的生活里留着见清的位置。其实,自在一起之后小晓就不再是那个要在北京有一个大房子的女孩了。她要的是只有身边的人是林见清就好。如果那个人是你,那后来什么都没有,有我们就好。
然而,后来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小晓问见清,“我们那时候为什么分手”。见清说不要说了。可是,他依旧问了许多如果,却没有一个如果问进小晓的心。所有,他的每一个如果都没有期待的回答。I miss you,不是我想你,是我错过了你。是我在想要房子的时候,错过了想要给我家的你。是我因为是你,我想要一个家的时候,你只记得给我一座大房子。A house or home.
这是成长历程中,价值观的错过,而并非是爱。所以,没有偶然的错过,只有必然的结局。生活从来没有那么多如果,更没有那么多后来?有的都是此时此刻,就如马伊琍对文章所说的,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文末,笔者写此文时,无意间听到了梅艳芳的《一生爱你千百回》。仅以聆听此歌,结束本文吧。后来我们什么都会有的,重要的是在一路上怎么才能不丢了“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