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61407/2eba879db877d642.jpeg)
女儿正在画画,我走过去,似乎她最近特别喜欢画王子和公主,画的还都差不多,于是随口就来了句“宝贝,你怎么画的又是这个呀,好像没什么创意呢!”“谁说的,我觉得我画的很好!”嘴巴一瘪,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呀!我最近突然发现小家伙受不了别人说她的不好了。
孩子爱画画,画的也还不错,从小就经常被别人表扬,“你画的画真好呀!”“你真有画画的天份!”……听多了,孩子自信心爆棚,在画班的时候还会无意识的指出其他的小朋友画的不好,应该怎样画等等。上小学后,在班里做了宣传委员,一手承包黑板报,每次完成的都还不错,又收获了不少表扬,更是有点小骄傲了,这时我明显发现不光是画画,平常当你提出对她的任何纠错和批评的时候,她的下意识反应就是不服气、顶撞语气等等。
上周上了两天正面管教的课程后,我意识到,这就是经常被表扬的孩子。
正确的表扬对孩子来讲很有意义,但是过多表扬却容易让孩子产生以下三种反应:
一、滋生骄傲心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二、无法面对失败,在突然的失败面前,会觉得很没面子,老师的指责,家长的责骂,会让孩子走向崩溃的边缘;
三、孤独的人际关系,一直处于被表扬的状态,会让孩子不愿意接触更优秀的人,所以,这样长期下来,孩子在学习中是孤独的,慢慢孤独的心理也会形成。
让我们看看两组句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4161407/904afec5352c6910.jpg)
我们能感受到,这两组话听起来都很舒服,听到后都会很高兴很有信心很骄傲,但仔细理解后会发现:
第一组句子主要表扬的是你这个人,而第二组针对的是这件事情,这就有很大区别了。
针对人的突出成绩表达出满意,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被表扬人的自信心,但被表扬人容易因此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针对事情,是使人以一种积极地态度去面对未来,激发和振作精神,针对人的是外驱动力,针对事则是内驱动力,而这也恰恰是“表扬”和“鼓励”的最大区别,经常使用“鼓励”语言,孩子的自我激励驱动会加强。
当我知道这个区别后,我开始发现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都是表扬式的语言,所以,你会明白,孩子的一点一滴,都是父母塑造的,她骄傲、不承认失败,她狡辩、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这都和你脱不了干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4161407/267fec9fc0379115.jpg)
所以,做父母真的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
而使用鼓励语言也是有方法的,我们很容易说出表扬的话,却也发现鼓励的话需要些技巧,所以,当你明白这些后,你需要经常练习。
鼓励的语言一般有三种形式:描述性鼓励,例如“我发现……”,描述事实进行鼓励;也可以是感谢性鼓励,例如“我很欣赏”“我很感谢……”,还有一种是授权性鼓励,“我相信”,“我对…有很大信心”,当你经常练习用这三种形式的语言和孩子沟通后,才会运用的越来越顺。
我们常常在学习和别人怎么沟通,怎么好好说话,却忽视了怎么和孩子说话,所以,学起来吧!我们相信,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孩子的内心会越来越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