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周没有回去看老人了,她老人家一定在门口不断张望。因为我们几乎每周回去一次,她虽然年级大了,记性不太好,但是对这个时间倒是记得清楚 。你要是没能回去,就会催人打电话问,是忙了,还是出啥事了,到回家的日子了啊。人家先是担心得不得了,作为子女,让年近九十的老母牵挂着实不应该。所以,每到该回去的日子,我们必定回家,即使只陪老人吃顿饭,她高兴,我们心安。
车子刚到门口停下,家里的小黄狗马上窜到脚跟前,又是扑,又是舔的。接着,便是母亲颤巍巍的脚步声,抬头看到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像菊华开放一般喜悦灿烂。我们最喜欢这个样式,老母亲也最喜欢这个,她健康就好,我们回来就好。
每回都这样,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稳,都操心几点了,该吃饭了,做啥饭。
我们说还早,刚吃过,晚会儿做,你不用管。
那时,她便安稳的坐着,我们坐在旁边,听她唠叨陈年旧事,听她说东家长李家短。然后,问问这个人在哪儿干啥,那个孙子去哪儿挣钱了,这家人日子过得有些艰难了,总之,家里的都要说一遍,问一遍。虽然,自己没有能力为任何人分担,但是,每个孩子孙子都在她心里记挂着。
要做饭了,她依然做不到袖手旁观,不停在你跟前晃荡,一会儿要递个碗筷,一会儿还要剥个葱蒜。说很多次,你坐着等吃饭,有孩子们呢,就是不能消停一会。
吃饭了,每次还都要把自己碗里的倒出来那么一点儿,说自己吃不了,让孩子多吃点儿。现在早都不是缺吃少喝的年头了,可是习惯还是不能改,只有随着她去了,只要她开心,只要她乐意。
陪伴的时间很短,也总是很快。要走了,她依然送到门口,站在屋檐下看你离开,啥也不说,拄着拐杖,就那样站着。等到车子开出很远,你回头看看,她还是那样站着,我知道这时那布满沧桑的脸上是没有菊花绽放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54842/d39f0022a7735c1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