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发烧的那些事

发烧的那些事

作者: 惜萌 | 来源:发表于2017-11-16 23:17 被阅读0次

    第一次发烧,宝宝4个多月,下午量体温超过38度,爷爷奶奶很着急,催着赶紧去医院打针,只有先生比较镇定,认为先采取物理降温并持续观察病情进展,当晚轮流值班,每隔两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夜里体温最高达到39.1度。

    第二天早上抱去医院检查病因,医生拿着检查结果建议打吊瓶,先生看完检查报告后确定是普通感冒病毒合并轻微细菌感染。于是心里有底了,坚持不打吊瓶,让医生开点抗菌药,医生见我们不买账于是开了毅达(一种头孢抗菌药),回来服药后病情平稳,体温在38度左右浮动,继续物理降温,到晚上六点多终于降到36.8!宝宝的免疫系统战胜了病毒,这场战斗仅耗时24小时,而细菌也被毅达杀灭了。爷爷奶奶认为我们是在冒险,会把孩子身体熬坏。

    第二次发烧:

    宝宝七个多月,夜里睡觉发现额头有些烫,一测体温38.4度,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每隔2小时测一次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半夜时体温升高到39.6度,先生果断喂了退烧药,体温暂时降低到37.8。次日早晨体温再次升高到39.2度,坚持物理降温,温水泡澡,温毛巾擦拭手脚心,多喝水多排尿,体温在38.5-39.2之间浮动,爷爷奶奶心急如焚催促赶紧去医院打针。我和先生带宝贝到医院,先生依旧认为应该先验血看看病因是什么,检查报告出来后,医生依旧建议打针,先生分析监测报告并百度一下,结论依旧是普通流感病毒,心里有底了于是不慌了,没有听医生的,我们直接回家了。下午体温一直在38-39度之间,夜幕降临体温又开始升高,达到39.6度,爷爷奶奶慌了神,我们拗不过,同时考虑体温太高有可能发生危险。于是驱车前往医院以防紧急情况,可能是因为车内开了空调,宝宝又被奶奶裹着厚衣服,到了医院体温已经达到40度,医生让我们插队赶紧喂了布洛芬,并脱掉宝宝的外衣,30分钟后体温降低到37.5,医生见我们有些惊慌,让输液,这次先生没有发话,说随便我们,于是输液了。先生拍下了输液瓶上的贴纸,晚上11点三四瓶液体输入后,宝宝精神好些了,体温降低到36度,有些冷,问医生要输液几天,医生说要输3天,每天一次!但是当天夜里两点多又升高到38.2,孩子爸爸回去查了一下贴纸上的药物成分清单:

    葡萄糖,生理盐水,VC,单磷酸阿糖腺苷等,

    葡萄糖:提供能量(人体的燃料)

    生理盐水:药物的载体,冰冷的生理盐水打进去应该也算是一种物理降温吧。

    VC:增强免疫力,抵抗感染。

    单磷酸阿糖腺苷:一种对抗DNA病毒的药物,2009年在美国已经淘汰,在中国依旧是一线药物,关键是流感病毒是RNA病毒,不是DNA病毒!而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4月20日已经发布警示:总局指出,单磷酸阿糖腺苷的药理作用是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只对DNA病毒有效,而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手足口等常见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均为RNA病毒,不宜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

    查完资料后先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明天不去输液了!流感病毒没有药物能够杀,最好的药物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统。

    第二天白天体温依旧在38度左右,但整体趋势是逐步降低的,到了下午4点左右终于降到37度!我们知道宝宝的免疫系统已经赢得了这场战斗!这次耗时比较长,看来这次病毒比上次厉害。

    第三次发烧:17个月左右

    宝宝晚上睡觉老咳嗽,整晚咳嗽不停,但没有发烧,第二天我们熬了冰糖雪梨,依然不见效,医生听诊后说有痰开了毅达用于抗菌,还有小儿咳喘颗粒(中成药),吃了3天稍有缓解。打喷嚏时有黄色的浓鼻涕出来,但晚上开始发烧,我们估计可能不是普通感冒。第二天去医院验血,检查结果出来后是支原体感染,医生建议住院输液,先生认为既然确定是支原体感染,口服阿奇霉素即可杀灭,为何要用输液的方式,并且很多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都取消了普通门诊的输液治疗!于是没有听医生的,去药房买了阿奇霉素不到十元!服用3天后各种症状果然有所改善,但体温却一直没回到正常,一直低烧。孩子奶奶再次找到理由证明我们的荒唐,让我们赶紧带孩子去上一级大城市的大医院治疗,并举例说我侄儿当初在本地人民医院治疗三四天烧都没退,去了大医院当即确诊是支原体感染,第二天烧就退了。先生再次查看验血报告并观察孩子多痰,估计是合并细菌感染,于是阿奇霉素和毅达同时吃,果然过了两天烧退了!买药总共花费不到20元!整个经过就是用阿奇霉素杀支原体,用毅达杀细菌,同时注意观察症状是否可能有支原体造成的并发症,5天时间宝宝终于战胜了疾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烧的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xd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