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川剧与藏戏

川剧与藏戏

作者: 樱花许落 | 来源:发表于2018-05-25 07:21 被阅读0次

川剧

起源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战国名篇 《宋玉对楚王问》 中有“其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所谓“下里巴人”,即是四川民间歌舞或者歌者舞者的代称。据 《太平广记》 及 《稗史汇编》 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 《斗牛》 之戏。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四川第一曲讽刺喜剧 《忿争》 ,可谓川剧喜剧的鼻祖。


特点

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川剧与藏戏
川剧与藏戏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

发展

川剧,中国西南地区戏曲曲艺之一,形成于清朝中期乾隆年间,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以及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的部分地区。川剧有高腔、昆腔、胡琴、弹腔、灯调等五种声腔。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是变脸,为人们所熟知。

流派

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按流行地区分为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二是“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地区和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

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藏戏

起源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特点

1.戴着面具演出;

2.演出时没有舞台;

3.一出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发展

藏族早期民间歌舞百戏中就已开始出现带有戏剧色彩的艺术形式。一些藏史资料对此也曾有记载。如《西藏王统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松赞干布在颁发《十善法典》时举行的庆祝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饶钹,管弦诸乐,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装饰巧丽,持诸鲜花,酣歌曼舞,尽情欢娱,驰马竞赛,至上法鼓,竭力密敲”;在桑吉嘉措的藏医著作《亚色》中对民间歌舞的形式也有记载;“在桑耶寺落成典礼上,臣民们进。

流派

属白面具的旧派,有穷结的宾顿巴,堆龙德庆的朗则娃,乃东的扎西雪巴等。因旧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们的戏动作和唱腔都比较简单,影响也较小。

代表人物

祖师爷、藏戏之神——汤东杰布

18世纪末江嘎尔戏班着名戏师朗杰

19世纪下半叶觉木隆藏戏开创性人物唐桑

藏戏革新家扎西顿珠

迥巴藏戏老戏师结布

扎西雪巴着名戏师白玛顿珠

相关文章

  • 川剧与藏戏

    川剧 起源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战国名篇 《宋玉对...

  • 话说“变脸”

    川剧和藏戏有一种绝活叫“变脸”,演员在舞台上不靠任何道具,只是当众把袍袖一遮,红脸、白脸、黑脸随意变换,令人...

  • 潘若琨思维导图武林计划NO.4《藏戏》

    这次我画的主题是《藏戏》,中心图是一个藏戏面具。 藏戏来自草原,这还有个故事:很久以前,雅鲁藏布江上没有...

  • 贵杨思维导图《藏戏》

    这次学了藏戏,让我感到藏戏无与伦比的魁力,藏戏是带着面具演出的,他们演出时没有舞台,他们一部戏可以演三四天,...

  • 藏戏

    再一次借助神的力量 我的身体是神的指示 将上天和人类的祝福 统统缠绕在我的肢体 传递给观众的力量 来自于自我救赎

  • 藏戏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古老的剧种系统,它有许许多多的特色,比如,藏戏在演出的时候是要戴面具的,而且对唱腔舞蹈技术的...

  • 《藏戏》教学设计

    《藏戏》教学设计 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 孙本旭 文本解读:《藏戏》看到题目再读一读文本,就会知道这是一篇介绍藏戏的常...

  • 《藏戏》有感

    《藏戏》是六年级下册第7篇课文,关于藏戏的特点,面具颜色丰富多彩,藏戏演出没有舞台,表演时间没有固定,通过引导孩子...

  • 【博颖教育:思维导图培训班】陈冰娜 第六幅 《文章分析:藏戏》

    《文章分析:藏戏》 【姓名】陈冰娜 【导师】曹斌老师 【导图解说】 大家好,该思维导图的主题是《文章分析:藏戏》,...

  • 【博颖教育:思维导图培训班】王晓燕 第6幅 《文章分析:藏戏》

    【姓名】王晓燕 【导师】曹斌老师 【导图解说】 大家好,本次思维导图的主题是《文章分析:藏戏》,是以文章《藏戏》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川剧与藏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xy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