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想到这几个字,又顺带想了想我的育儿观。如下便是今天的思考:
主旨:依法治家
法讲究权利与义务。
原则:自律引导
功夫在室外
首先,一以贯之
在家里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居家健康习惯,承袭家风,成一己之长!
第一个习惯便是:按时足量吃饭
这个通过之前玩过的“保胃游戏”来持之以恒地引导观念——想得到一样东西最简单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一个游戏,一以贯之地玩。
第二个习惯:按时高质量的睡眠
持之以恒地讲睡前故事,问一个问题:今天你感觉怎么样?愤怒,开心,忧伤,难过,委屈还是?及时排解心理的障碍。
第三个习惯:坦诚沟通
我还在慢慢学习这方面,想到可以进步的一点是先向上做到这一点,再向下引导和示范。
第四个习惯:自主学习
动力,动力,还是动力
催化加速器
行动只是动力和加速系统的外在体现
第五个习惯:洁净
洁净环境,尤其是洁净自己的心灵环境
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案,日常引导
第六个习惯:输入与输出
日常示范多元化词汇,在奠定理想基础之前不需要限制语言的专注度
第七个习惯:节俭
通过预算与记账的具体事情导入
第八个习惯:善良
日行一善,自己做,带动
比如写简书,也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观念进行梳理从而更好地主导自己和引导家人,这也是日行一善的表现。
以上,是想到的几个习惯。不必强求自己全部做到,但是需要借助他人力量和身体力行让孩子理解这些习惯的意义和价值。
现在浮现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用故事,简明的语言,清晰的观点来让孩子们懂得这些简单的逻辑。
我想到的是:游戏。
具体做法和流程小步超级妈妈已经总结出来:
一,专注(就像我刚才说的一以贯之)
二,同频(从易到难,从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入手,循序渐进)
三,丰富(游戏的形式,观点的导入模式需要丰富多样化)
四,启发(也就是恰当的引导)
孩子有着自己天然的本性。
自私自利可以转变成节俭
拖拉借口可以变成观点站
打人攻击可以变成运动员
不爱分享可以变成收纳者
等等,正如小步说到的宝宝只分两种:高需求激动气质的宝宝
低需求被动气质的宝宝
越是主观能动性强的宝宝越会搞事情,但也越聪明。这类孩子更容易走极端,需要及时满足他作为人的高需求,再平衡他的基本需求。
低需求的宝宝动力相对也会低,激发动力方面就更难下手。
所以其实也是有利有弊。
总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育儿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万里长征的勇气和耐力方有小成。
对得起自己很重要,不看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只看孩子们自己每一步的成长,哪怕像父亲一样:用尽一生都不被理解,也需要回归自省,自进,无憾此生!
百失莫悔,莫怕,莫忧,无妨,但行一是。以此自励!
何是为是?人人自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