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过年期间,带着宝宝去杭州公婆加探望,突然对于孝顺这件事有了一点更深入的理解。
1. 老年人都很固执,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在他的舒适区里,年轻的时候努力过,奋斗过,该完成的人生任务都完成了,没啥理由和动力还要改变自己了,所以在别人看来,就是老年人的角度都已经固定或者说固执,不太愿意改变,因为也没必要改变了,除非是为了儿女的认可或者其他。
2. 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包括移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的兴起,导致绝大部分老人有点跟不上形势,客观上显得落伍,之前的所谓经验变成了唠叨,不合时宜,造成和后代以及孙辈的代沟日益扩大,老人的心中也很寂寞。
3.有的时候家里的老人会对儿女有各种要求,甚至会有孝顺这种说法,言下之意,如果你孝顺,就得按照我,你的长辈的要求去做,深究之下,其实并不是。
古人为什么提倡孝顺,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对于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懂得感恩的话,你又如何期待他去服务和感恩其他的人呢?
但是孝顺并不等于愚孝,啥都听父母的。那个很可能成为控制。
感恩是啥,是尽你所能的在父母需要的时候去为父母提供协助和服务,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这里有两个点,如何定义父母需要这块?界限在哪里?还有一个是如何定义协助和服务的点,完全无我吗?还是?
我自己感觉这里是有边界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情感倾向,清醒的了解到父母的主观需求,父母的客观需求,认真的考虑长久的输出能力和关键点,这样才能大家一起愉快的生活吧。
当然亲情里面还有很多其他,有些潜意识规则很特别,还需要再多想想。
小结就是孝顺不是演戏给别人看,也不是被控制,孝顺是认真的感恩,不被义务绑架的长期陪伴,淡泊而有温度,客观而有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