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谈论韶乐:非常优美,也非常好;谈到武乐:非常优美,但不够好。】
春秋时期有六大音乐:《云门》,黄帝的音乐;《咸池》,唐尧的音乐;《大韶》,虞舜的音乐;《大夏》,夏禹的音乐;《大濩》,商汤的音乐;《大武》,周武王的音乐,其中《韶》、《武》最有名,到秦汉魏晋,还有人演奏。孔子非常喜欢韶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听到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香。音乐中的善和美标准是什么,我不知晓,不过此中衍生出的成语“尽善尽美”我们经常使用,是形容人和事非常好,没有缺点,没有遗憾。
对于这段话,有两个理解方向,其一是从礼乐层面讲,指在宴会或者其他礼乐活动中,用韶乐比武乐更好。结合这一章有几处都在谈论音乐,这种理解合乎情理。其二做了延伸,将韶乐代指舜,武乐代指武王,尧舜禹的天下是禅让而来,武王是靠武力征伐得来,两者比起来,禅让更高级,更得民心。这种理解也合乎情理,表达了孔子对和谐的期盼,希望天下尽善尽美。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身居上位不宽容,行礼不敬重,遇到丧事不悲伤,我还能看什么?】
八佾篇最后一段,孔子谈及到人的本质表现。“居上”可以是上级对下级,也可以是长辈对晚辈。在团队中,要允许下属犯错,毕竟人无完人,做事难免会出错,甚至造成损失。不允许下级犯错,只会造成一种局面,下属会事事请示,不会独立思考,不敢承担责任,而领导就成了最忙的那个人,需要处理所有大大小小的请示。有了领导的插手,也许此时团队不会犯错,但是出错风险最高的那个人也是领导,哪怕一个错误,就可能葬送了一切。长辈对晚辈最首要的关系是亲子关系,不允许孩子犯错,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主。外在的体罚和吼骂是其次,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才是祸根所在,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放下,这会伴随一个人终身,影响一辈子,每个人在想起儿时的某个经历,依旧会不自主的害怕和紧张。我不是亲子专家,脾气也有些急躁,虽然读了一些心理和亲子类的书籍,但改变还不够彻底。最近女儿进入了敏感期,出现其他情况还好,只要她哭闹,我也会控制不住生气,在此警示自己要宽容,做出改变,陪她度过每一个关键期。
谈到礼,论语多处提及,礼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诚意、敬意。无论是在何种关系中,假客套都是因为有所求,这不是礼,这是“小人喻于利”。另外没有诚意的礼尚往来长久不了,时间会疏离双方的关系。“临丧不哀”也是在讲诚意,遇上丧事,象征性的送上花圈有时只是因为某种利益关系。“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人要有同理心,能够感知别人的伤痛。
我认为以上三点是相辅相成,上下级、长辈晚辈之间有礼、有尊重,那就能做到居上宽容;有礼之人也就能真心实意,遇上丧事是会真正的忧伤。最后谈一点自己的感受,人的修炼涉及方方面面,其过程必将崎岖不平,在理解自我的前提下谋求改变就能一步一步的去实现。
温馨提示:点关注,不迷路,欢迎私聊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