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示,知行合一是一个充斥于生活中各处的词。按照一般的逻辑,这个词意思应该很好理解,也就是“知道”和“行动”必须要一起实行,去实践,不能只有一个。但是这个词的意思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内在是否有另外之意?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来探索这个词。因为知行合一正是从阳明先生所提及。
王阳明先生在经历35岁的进谏后,因为宦官刘瑾专政而被打40廷杖,最后还被下放到监狱。随后被贬谪到偏远地区的贵州龙场。这里的条件非常不好,妖魔鬼怪和文也到处都是,那些能与自己的语言互通的人都在半路亡命,剩下的就是不会汉语的仪狄。就算后期住了山洞和建了草房子,他的仆人也高兴不起来。那么他所遭遇的问题是什么?难道就是这些条件不好的环境对其有影响吗?在阳明先生年谱中这么说“自记得失荣辱结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也就是说阳明没有参悟生死,生死未化,但是他的得失荣辱都能化矣,说明环境已经不是问题。但是同时,他难道不是在之前进谏的时候已经参悟过生死了吗?为什么现在还不理解?虽然他的确是在那个时候勇猛精进,但他其实并没有让自己经历生死。所以面对如此难题,还是有自己的困惑。但是就在这过程中,他又提出了问题: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他对圣人存在的意义不知。但很快。他就悟到了“心即理”,圣贤之道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就是我们的本性。求于外在的实物是错误的。天理在内不在外。这个观点其实是与当时所盛行的儒家学说—程朱理学的观点相反。他们提及“存天理而灭人欲”,虽然说最后依然是要让天理和心联系起来,把“欲”这把火掩盖一下而不是完全扑灭,但道路与阳明所悟是完全不同的。在阳明第二天翻儒家经典五经时,他发现这些观点就是先秦儒家,你就是一个孔孟之道的观点相同!尤其是孟子,“四端”和“性本善”都是在说人性的独特和向善。只有人有成己成外的可能性,需要通过修身养性的方式表现出来,体现作用。于是就有了孝、忠、善、爱、悯,这就是所谓的仁心外推。
那么阳明为什么会悟到如此观点?可能与此前的经历有关。之前都是求道、求理而不得,于是他现在在尝试另一条路的同时,把自己关在棺材之中,参悟生死,由此才有了悟道,甚至更加进一步的理论观点,也就是知行合一!
于是就在他悟道的这一年,就开始论知行合一。同时在贵州,一位提学副使叫席书的人拜他为师并且问他朱熹和陆九渊的学说有什么异同。然而阳明却并没有说,而是告诉他自己的所悟。然而席书很疑惑。那么他为什么而疑惑?首先我们要明白,他在这之前为何要问阳明朱陆学说有什么区别?显而易见,他认为如此知行合一之道是陆九渊的学说。陆九渊是何人?他和朱熹是同一时代的人,虽然同属儒家,但是提倡的是心学。“我心即宇宙”就是他所提,也就是说天道就在自己的心中,被我所关照。但非朱熹所提倡的理学。两者的区别就是求道方向一内一外。然而当时主流的学说却是朱熹理学。阳明可不是一般人,他当然知道席书话里有话,既然你对我有质疑,那我还不如直接说我的想法。那么阳明是如何解答他的疑惑的?阳明回答“吾性本自明也”,辨析那家学说并不重要,重点是在于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你如何去领悟。席书才知道,并认同了其观点。
那么知行合一与龙场所悟有什么关系?其实就是“心即理”,道存于心,需要我们的发掘。而知行合一就是“心即理”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这些道理都是儒家经典中所提,而朱心理学的基础也在于这些经典上。所以我们不能不认同其道理。
我们最后也可以联系一下如下这幅图:
其实知行合一就可以按照这幅图的下半部分来讲,其实仁心本来有一个向左的箭头,其内容应该是“成己”。没错,但我们习得天道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内成己,对外成世、成人。其实就是内修和仁心外推。我们要知道,所谓的此两者事情并不是二元对立,而是相辅而成!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成己为“知”,成外为“行”。正如知行合一,只有去实践出来,才可以证实自己的“知”是正确的,并且由此继续迸发出精神上层层超越的动力。因为错误需要改正。通过实事求是不断“改正”,方向才能明晰,目标才能达到。同时我们也得意识到,不能只外推实践。没有了内在的思考,那就是被外界所困的莽夫。所以,知行合一在时间顺序上是没有先后的。虽然在逻辑顺序上有先后,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两者是一件事。不过后期我们会读到更多王阳明的名言,比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会给到我们更好的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