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章阅读笔记03

文章阅读笔记03

作者: 伯涵子弟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2:49 被阅读93次

    阅读了《一幅名画和一个男孩儿》的文章,作者从一次参观画展的经历,进行引题、展开论述,最后完成了对儿童教育理念的梳理。这种从普通生活场景,转换成一片文章的技法,个人认为非常值得学习。尤其在缺乏表达主题时,更是如此。

    文头及结尾都智慧地使得读者,学会找到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的紧密联系,所谓的学以致用正是如此。所有学习也应该的以此为导向,既是检验所学是否牢固,又是将知识关联的好时机。真正掌握的知识,理应可以回到生活中来。若非如此,那么知识永远只是“知道”而已,停留在纸面的浅层面。

    全文的框架主要分为3大部分:

    1.由托马斯·庚斯博罗的作品《小屋前的人物》,联想到作者本人的另一幅瑰丽作品《蓝衣少年》(以下简称《蓝》),引出艺术创作的主题,并向读者交代,为何单单偏爱此画;

    2.进一步探究《蓝》的创作初衷,辩证地引出儿童教育话题。并举例约翰·洛克和梭罗的儿童教育观;

    3.从绘画的世界,延展至文学领域。由文字刻画出的儿童形象,轻声细语地表达出作者对儿童教育所秉持的观点——以满足内心情感为基,创造内在成长为本。

    文章的浑然一体之感,句与句、段与段的衔接,有着很严密的过度。对比自己的文章,总是存在要么啰嗦、拖沓,读者读起来瞌睡;要么过于跳跃,读者跟不上思路。作为一名写文的初学者,在此方面需要“意识”地训练自己,修改文章的必要性一定要提上日程。

    文章的深度逻辑

    由于《蓝》这部作品在创作之初,作者托马斯·庚斯博罗是有别的用意。如果资深的艺术界读者,这种别有用意,可能回了然于胸。作者在起文时,显然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所以作者主动地引出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并进行论证、分析、释疑,不仅顺利地转到“儿童”这个主题上来,而且描述了背后更多的细节和深意。

    感觉高水准的写手在写文章时,所有的笔墨都是为了最终论点服务的。这点道理似乎简单,但是要时刻做到,却十分不易。因为这里面有论述条理性、逻辑性等等要求。但尽管如此,时刻提醒自己,对于文章的每一句话,都理应多琢磨、多修改。不如问问自己,到底这句话、那句话,有没有为文章的主中心、或分论点提供支撑。如果没有,就应该做一定的舍弃。

    在第三部分透露自己的教育观之前,作者已经引用了儿童教育的“白板说”和“本有论”之间做了博弈。也许,作者本人偏向于第二种观点,孩童是独立的存在,给他们创造自由、融洽的环境,自然能激发孩子发挥更多的创造力。

    关于这一点,本人也颇有感悟。1岁儿子的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等等标志节点事件,都不是我们成人教会的,更多的是孩子自行学会的。而我们成人的自恋,更多时候把他们视为人生进行时中的半成品。然而事实是,孩子比我们远比我们成人有更强大的学习天性,我们需要引导的并不多,而是要创造足够安全的环境,由他们自行发挥。

    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提及,0-3岁一个人的潜意识已经构建了绝大部分,这点中国的“三岁定终身”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语言的学习,蒙氏将3岁以前的学习,视为构建大脑不可分割的学习养料,语言的学习将会重塑孩子的大脑。如果3岁前暴露在多语言环境中,语言就会成为大脑结构的一部分。而三岁以后学语言,大脑和语言的关系,反而变成了水和水瓶的关系,无法浑然一体。

    这篇文章两点:

    文章的主旨,始终整体符合公众号的调性——儿童教育、绘本阅读。

    喜欢文章中的一句话:

    浓淡相宜的光影,瑰丽饱满的色彩,远近虚实的场景,以及,将我们一步一步吸引进去的深刻。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又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对生活、艺术之间的关联、思考,还远远不够深度,这也是为何,对写文这事,始终无法做到得心应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章阅读笔记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z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