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想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能力圈。
这个词之前在《跃迁》当中古典老师就讲过,巴菲特只专注做在自己能力圈范围的事情,用了一个打棒球的明星只打甜蜜圈的案例作为解读。
在前两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在自己专注的某个方面来深耕。
对,就是拼命在一个点努力就行了。
后来想想,又觉得要不断成长,就需要有更多的涉猎,学习更多的知识。
而当学习的知识越多,最后导致的一个错觉就是,自以为自己的能力圈不断放大,能力更强,能做的事情更多了。
正是因为这样,就出现了能力幻觉,过度自信,以为自己总能在平均水平之上。
特别是初试成功后,就更加容易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就在平均水平之上了。
这种错觉十分要命。
因为任何事物偏移均值之后都会回归均值。而过度自信产生的错就就是超出均值的水平就是自己实际持续的能力。
因此会错误地定义能力圈的边界。
你以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如何?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均匀水平呢?
一项报告显示,在抽样出来的被测试者中,有82%以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均匀水平。既然如此,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均匀的驾驶技术水平呢?根据均匀的定义,是尽不可能有82%的目标样本高于均匀的,这一调查结果与事实显然不符。
开车显然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驾驶技术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假如人不是过度自信的话,回答高于、等于、低于均匀水平的人应该是各占三分之一,然而大部分接受测试的人都自以为在均匀之上。
创业的风险很大,事实上大多数的新公司会以失败收场。有一个针对2994个新公司进行的调查,访问公司创始人自认创业成功的机率有多大。平均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的创业成功率为百分之七十,可是只有百分之三十九的受访者认为,其它像他们一样的新公司会成功。为什么大部份的创业者认为,自己的成功机率会是近乎别人的两倍?
以上是教科书举的例子,我都犯过一样的错误。
近两年在投资上开始思考多了,就不断地想,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自己是否在高估自己,超出了市场平均水平。
如何辨别能力边界?
如果有过度自信的话,我应该如何调整,使用什么策略?
最近还在思考,未有切实的答案。思考清晰,应该更加有利于帮助自己做出合理的决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