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6篇】“而能相通”说(2023.5.10)

【第6篇】“而能相通”说(2023.5.10)

作者: 历史学者唐不闻 | 来源:发表于2023-05-23 21:40 被阅读0次

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字:“而”与“能”,现代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然后先秦古文里不但经常通用,音也相近。

王引之《经传释词》曰:“能犹而也。能与而古声相近,故义亦相通。”

《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唐成玄英以为其中述及三类:“智”可以任官职者,“行”冠绝一乡者,以及“德”堪为人君者,随后集三类人为一国。如此,“而”字在其中便成了连接词。

清人郭庆藩对此早有反驳,以为“而”当作“能”解,“智、行、德、能”与“官、乡、君、国”两两相对,是并列之关系,故《庄子》所述乃四类人,而非三类。

为证其说,郭氏举文献与实物中“而”“能”相通之例甚多,兹举几例。

1、《墨子·尚同》:故古者圣王唯而审以尚同,以为正长。(古代圣王正是能够按照尚同的原则,任用官员。)

2、同书同篇:天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天下为何安平,正是因为能够用尚同的理念来为政治理。)

3、《墨子·非命》:昔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于此乎不而矫其耳目之欲,而从其心意之辟,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湛于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桀纣等暴君……不能纠正自己的耳目之欲……)

4、《战国策·齐策》: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管燕问左右:你们谁能和我一起去见齐王?)

5、《尚书·皋陶谟》中有句“能哲而惠”,《史记·夏本纪》写作“能智能惠”。

郭庆藩未举之例仍有:

《战国策·齐策》:有而案兵而后起。(如有能不轻易发动兵事者)

《战国策》:秦始皇(书误,当为秦昭襄王)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秦昭襄王赠齐王后玉连环,问:听说齐国多智者,能解开此环否?)

“而”字的本义为面部偏下之胡须。《说文解字》:而,颊毛也。虽然之后被假借为语气词、连词甚至可以表示“你”,但“而”字毛发的本义派生出许多其他字,如“耏(naì)”,后来写作“耐”,本义为鬓角的毛发。“耐”字又有“忍耐”“能够”之意,故有“能耐”一词。

宋祈注《汉书·高帝纪》:“古者能字皆作耐”。虽有绝对之嫌,但的确多有其例。

如《礼记·礼运》: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

《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礼记正义》另有一段话:“古之能字为此耐字,取堪能之义,故古之能字,皆作耐字。……今书虽悉作能,或有作耐字者,……亦有误不安‘寸’,直作‘而’字。”大意是:最初“能”字作“堪能”之义时,都写作“耐”,后来人修书时大部分都改成“能”了,偶有不小心没改掉的,仍然保留作“耐”。另外还有人不写右边的“寸”,只写“而”。

《正义》认为“而能”相通是因为抄写时省略了“寸”的缘故。我以为出于省略的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先全部写作“而”,派生了“耐”字后,开始将“而”改成“耐”,但是再仔细也有疏漏,所以遗留了一部分“而”。再用“能”字取代“耐”时,关注点全在“耐”字,故原来遗留的“而”字再次逃过一劫。故两次清洗,一次漏了一些“而”字,一次漏了一些“耐”字,幸运地给我们保留了“而、耐、能”三字的演变脉络,大约如此。


【补1】《吕氏春秋·卷八·简选》:“晉文公造五兩之士五乘。”

高诱注“两”字:两,技也。毕沅疑此注不确,“以技训两,未知何出。”俞樾认为此“两”字,其实是“而”字之误写。“疑吕氏原文作‘五能之士’,古‘能’字或叚‘而’为之。”(2023.5.11)


【补2】《庄子集释》“德充符”篇:“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2023.5.16)

相关文章

  • | 云锦文字 | 我想和你说很多很多的话 |

    全世界总会路过很多人,但愿意留下来和你说很多话的人并不多,而能聊得来的人,必定是心灵相通,情深意长的。 很喜欢蒋勋...

  • 温暖的表达方式

    世界总会路过很多人,但愿意留下来和你说很多话的人并不多,而能聊得来的人,必定是心灵相通,情深意长的。 很喜欢蒋勋的...

  • 爱很简单

    全世界总会路过很多人,但愿意留下来和你说很多话的人并不多,而能聊得来的人,必定是心灵相通,情深意长的。我爱你的方式...

  • 得饶人处且饶人

    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意思是说,人格高尚有才能的人能够容纳无能的人;聪明...

  • 静与得

    《大学》里说:“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那么久远的时代,物质简单落后,但我...

  • 学会宽容就是善待自己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 曾听人说学会宽容就是善待自己,也许那时候不懂何为善待自...

  •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难得的是懂。 人这一生,遇见的人太多太多,而能互相懂得的人却太少太少。 懂,是心灵相通,是...

  • 宽容

    圣人曾经说过:“群子贤而能容量,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西谚曰:“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

  • 《论语》诵读第十一天(学而15)

    内容:“学而”篇第15章 【注释】 ①赐:子贡的名。 ②言:讨论。 【翻译】 子贡说:“贫穷而能做到不谄媚奉承,富...

  • 摘录笔记

    髙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6篇】“而能相通”说(2023.5.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ah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