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位面试官,提醒一下各位,在面试的过程中,需要带有批判性思维,要多追问,必要的时候也需要下一些套。”
“这个人的眼睛有很明显的斜视,我直接pass了。”
“这个人基本面都很不错,就是太胖了,只能pass。”
“这个男生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对他的性格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的影响,以后到了岗位上也容易格格不入,不能招。”……
2
近千名应届毕业生穿着整齐,在ballroom等候被审阅。7个面试间都准备了最专业的题本和面试官来对这些学生一一询问与评判。面试官脸上的自信专业与考生脸上的怯懦紧张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不少的学生浑身发抖的介绍自己,离开考场时长叹一口气。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的我,心想:“Kao,这TM搞得也太严肃了吧。“
3
如果你读过我之前的文章,一定知道我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大学高等教育,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校园招聘和求职的经历,这次是让我震撼的。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过来参与,在这四天的时间里,确实收货了不少。作为一个菜鸟,顶着”副考官“的头衔其实就是做一些记录和整理工作,除此之外,就是要负责和主考们一起装逼了。为此我还特地借了一套西装,只是裤子有点短,走路的时候一直要弯着膝盖,不然装逼就要装破了。幸运的是这次与我一起合作的主考官极为资深,话不多,但是句句犀利,我想她一定是个大D,提问的时候又非行的严谨,S的比例一定也不会低。我是一个CS,便提醒了自己与她沟通时要精简与直切主题了。
面试分为两个环节,对抗式无领导小组讨论与半结构化面试。这名字也是取的挺专业,说直白点就是群体辩论和1对1面试,只有通过了群面的人才又机会进入第二轮1对1。我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记录,简单的观察和端茶倒水,全程感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与对话。
”批判性思维“确实在我观察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每做一个动作,每说一句话,我都会有一些直接的评价反应在脑海里,比如,看到考生回答问题发言时断断续续,我自然而然就评价为在压力情况下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较弱。有学生不想在自己的家乡工作是立马就想到男/女朋友在外地或者与家里的关系不太和睦,如果是后者,有会直接联想到是不是性格上会有些缺陷,可能会不太合群。这种粗浅的判断让我感觉还挺不错。第二天开始慢慢的适应,虽然我不用给任何的comment,但我会偷偷把自己放在主考官的位置上去思考,去判断。四天下来,对于基本面的判断有了些进步,也学到了不少套路。
4
可是,在这四天中,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问题,”我们就这么简单的对别人进行判断真的对吗?真的好吗?“说实话,在讨论pass人的时候,我回想到有些面试者的脸孔,我会难过。这种难过来自于她/他在这次竞争中的落败而感到的可惜,也来自于我对于她/他的共情。没有一种工具或者方式可以有100%的准确率,更何况对象还是人。这时候我想到了海峰老师的一句话,”我们不看优点和缺点,只看特点。“没错,尤其对于这些学生,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最多只是证明了他们对于岗位合适与否。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的内心时时刻刻都充满着”面试“的场景,经常调用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善于评判,善于总结,不论是对我们的家人还是同事,不论是断章取义还是流言蜚语,都会让我们在心中建立一个判断,并会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做一系列的预测,说得好听点是判断和预测能力强,说的难听点就是不负责任的臆测。这种判断在工作是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择优作用,但是如果把这样的习惯带到了生活中,快乐只会慢慢离我们远去。孔子说勿臆,勿必,勿固,勿我,这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修行的方向,放下内心所有的判断,全然的投入去体会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去感受,而不是判断。毕竟人类最高的智慧是不带判断的观察,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