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杨绛的“上班论”,“于我心有戚戚焉”:
杨绛先生:“上班最大的意义不是那点工资,而是工作能让你有规律的生活,有见人的机会,有稳定的社交圈子,还有来自客户同事或多或少的压力。一来可以锻炼心智,二来能促进你不断前进,不至于生活越来越堕落。”
在我们周围,上班,对很多人而言,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是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有时候,明明不喜欢,还要踏实努力着;明明不公平,还要忍气吞声着;明明不认同,还要配合表演着。所以上班觉得煎熬,任何上课之外的安排或事情都本能地想推得远远滴,推不掉就满心不喜欢,很多人心里嘴上都在念叼着退休的日子。
这些人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这个结果:如果有一天真的不工作了,过上每天吃吃喝喝,沉迷于手机网络的生活。困了睡、饿了吃,闲了就玩手机、打游戏,不用担心晚睡,不用想着早起。听起来好像很安逸,但时间一长,不知道会不会觉得快乐越来越少,空虚却越来越多。
正如稻盛和夫曾说:“人,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人闲下来,沉迷于享乐,世界就会变得狭隘,生活也会变得单调乏味。我们假期大概就是这种生活,多是围着子女转才不没有完全闲下来。
因为地闲杂草生,人闲烦恼生。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动就要废。人一旦没有了工作,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和目标,就会让自己陷入无边的恐慌和焦虑中。
读罢此文,要牢牢树立新观念:工作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它让你有稳定的收入,让你有规律的生活,让你有稳定的社交圈子,让你有来自同事的压力,锻炼能力和心智;让你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获得成就感。明白了这一点,你会明白是你需要工作,未必是工作离不了你。
德盛和夫说:“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概率小之又小,与其一直抱怨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把当下的工作做好。工作虽不是生活的唯一,但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工作是我们生活的底气。
在不如意时,换一种心态,改变不了工作,不妨学会接受当前的工作。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投入,在工作中成长,在成长中热爱,在热爱中收获,才能把生活过好。
热爱自己的工作,踏实上好班才是硬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