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引发的战争
早饭前,妮妮在沙发上玩玩具。
或许是因为起的太早,已经有些困倦;或许是因为时间尚早,还不是太饿。在早餐端上餐桌后,妮妮并没有像平时一样自己爬上餐椅。
图片来自网络按照惯例,“没有坐在餐桌旁,是不想吃饭的意思。”我和妻子并没有采取任何其他的行动,只是自己坐在椅子上开始吃饭,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她“该吃饭了”。
但是不知详情的孩子姥爷深感不安,生怕把妮妮饿着。见我夫妻二人并没有等孩子的意思,他端起盛好早点的饭碗坐到妮妮身旁,开始一口接一口地喂食。
妮妮在姥爷的照顾下,一边玩着玩具,一边吃着饭,很是惬意。
妻子见状很不高兴,开始干预,然而并没任何成效。三令五申后,她坐不住了。来到了祖孙俩跟前,把妮妮抱了起来,摁到了餐椅上。嘴巴也没闲着,“沙发是吃饭的地方吗?和你说了多少次了?!只能在餐桌上吃饭!不知道吗?!”
妮妮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简单的问题,深刻的教训
问题很简单
这一场“战争”反映出的问题很简单:
1、姥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破了惯例,这是导火索;
2、妈妈没有及时通知姥爷应该遵循的习惯,并用不良的方式去处理孩子不良的行为,遂造成了新的问题,这是激化矛盾的根源。
教训很深刻
虽然这场“战争”反映出的问题很简单,但却值得我们深思。
1、姥爷之所以急于打破惯例,体现了对孙女儿爱的同时,更清晰地将祖辈对孙辈的“溺爱”体现的淋漓尽致。又回归到了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必多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翻阅《又爱又恨“祖孙情”》深入了解作者的观点,在此重申人所共知的论断:溺爱无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健全的人格。
2、此外,通过前文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妈妈是在对谁生气?是妮妮吗?不,或者说不完全是,更多地是对姥爷。妈妈不满于姥爷溺爱孩子的行为,却没有直接指出,而是针对孩子表达对姥爷行为的抗议!这是很荒唐的举动。同样也是家长经常犯的错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经常不自觉地用错误改正错误,将对其他家长教育方式的不满情绪施加给孩子,让孩子莫名地遭受到双重的伤害。
平息战争靠交心
看着哭泣的妮妮、不知自己在和谁生气的妈妈、端着饭碗表情尴尬的姥爷,我把妮妮抱起来,走进了单独的房间,以此切断同刚才环境的联系。
我贴在孩子耳边,轻声对她说:“妈妈对你太凶了,如果是我,也会很伤心、很生气……”
哭声突然减弱了,不用看,我知道她的眼神充满期待。
我接着安抚她的情绪,用她的口气说:“又不是我要姥爷喂我吃饭的,为什么妈妈对我发脾气!”
哭声停止了,她看着我,拼命地点头,眼中仍然泛着泪光。
图片来自网络“姥爷做的不对。”我接着说,“他不知道我们要在餐桌上才能吃饭。”
妮妮点着头,认真地听着。
“他不知道是因为妈妈没有告诉他。另外,妈妈刚才很凶,是吗?”
“是的,刚才她都按疼我了……”妮妮终于说话了,哭声也停止了。
我有意地把她的注意力转移开,不让刚才的经历困扰她,“那你觉得我们现在该做点儿什么?咱们还吃不吃饭了?他们可正在吃呢啊……”
“吃!我都饿了!”她的表情和语气已经回归自然,我相信她已经没有问题了。
“那我们出去吃饭吧?”我又确认了一下她的态度。
我们一起走出卧室,她自己爬上了餐椅,对姥爷说:“下次别在沙发上喂我了啊,要不妈妈又该生气了……”
图片来自网络大家都被她略带成熟的语气逗乐了。
不要把孩子当傻瓜
家长往往认为孩子是没有思想的傻瓜,只有父母才会聪明地为他们安排好一切。
在这样的潜意识下,家长忽视孩子的权力和尊严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家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几乎完全被动地接收指令。按照不同家长的不同意愿,做着不同的动作和思维。如同一个被人肆意玩弄的木偶,不同的是,这种强加的指令被冠以了爱的名义。
图片来自网络每个家长都深爱着孩子,这是不用质疑的事实。但是,是不是所有的爱都不具备杀伤性?却没有多少人愿意思考这个问题。一句“我这都是为了他好,我也不能害他。”不知成了多少伤害的挡箭牌。而被伤害了的孩子,真的只是一个无法呼救的傻子,承受着或等待着一次又一次的侵犯和不尊重。
你争我夺的高地
战争中的双方为了取得战略上的胜利,不惜伤亡,夺取高地。
在家庭教育的战场中,孩子成了一个个无名的高地,在炮火连天中几经易手。
图片来自网络真实的战争,一场残酷的战斗打没的是双方士兵,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战场。
教育的战争,一场激烈的争吵平息的是家长的怒火,加重的是孩子内心的创伤。
请反省,多少次,你将对爱人的怒火撒向无辜的孩子?又有多少次,夫妻间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结果连累孩子成了受害者?
孩子应该为家长的不悦埋单吗?
孩子应该受家长的意见分歧连累吗?
孩子应该成为家庭战争的战场吗?
无辜的小孩
当你看到深陷战火的孩子是何心情?他们的命运是多么悲惨,他们的前途是多么渺茫!那一双双焦虑的眼神是对活的渴望,是对死的恐惧。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你还让孩子成为家庭战争的战场,那么就不要再假惺惺地说战争里的孩子是多么可怜。你的行为让自己的孩子都无法摆脱同样的命运。
孩子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虽然没有生命的威胁,但是却对自我产生迷茫。他们会对家长的态度迷惑,他们会怀疑自己的价值,他们更会在家长反复无常的态度中迷失自己选择的标准和前进的方向。
归还孩子晴朗的天空
对于这样的伤害,理智的家长不会再继续错下去,而是应该和家人一起开始规范自己的言行:
1、明确原则。没有明确的原则和行为准则,每个人都会犯错和产生争执。只有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人们才有可能遵章办事,统一行径。
2、如果分歧没有触及原则,应该平复自己的情绪,事后交流讨论。一方让步,或从根本认同对方,改变自我。
3、如果一方违反原则,应减小争吵强度,就事论事,并尽量避免孩子在场。
这一切的行为都要基于尊重孩子的原则。完整、客观地告知发生的事情,并且保证不要让孩子成为发泄情绪的工具。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尊重,孩子同样如此。我们没有权力用孩子来平息自己的怒火。
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请想想战火中的儿童。
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请离孩子远一点,给孩子安全的距离,给自己冷静的空间。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