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孤月,悬于中天,透过薄云,洒下微弱温润的光来,黑灰色的天宇看不到一丝星光,正好读到了一篇写孤独的文字,我想,月应是孤独的,而且是千年孤独!
说文解字上说:孤,从子,从瓜,瓜亦声。“瓜”指“滚瓜”。“子”与“瓜”联合起来表示“像滚瓜那样没有着落地的孩子”。本义:像没有根的瓜(即“滚瓜”)般的孩子、没有父亲的孩子。
“独,从犬,蜀声,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孤独连用,心理学定义表述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孤独不必然是消极。
世之有大学问大成就者,必有大孤独。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手段,是成就理想的过程。
司马迁是孤独的,无人理解,在黑暗中漫舞,在绝望中坚持,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留得清史照尘寰。
屈原是孤独的,世间皆浊,唯我独清,君王昏馈,群小塞道,“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伏義观山川成文河图洛书而识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他们的思维已达到人类不可触及的境地,因此是孤独的。老子留下五千言,骑青牛而去。诸圣先贤奏响的洪钟大吕,竟成绝响;士子文人的低吟浅唱,散落天涯。……
高手的寂寞,是大孤独。
孤独者的跋涉开创了人类繁洐壮大的历史。
苦难中负重前行的人一定是孤独的。孤独伴生了苦难中的每个灵魂。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黄国文博士论文致谢一文,他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经历,他在致谢中说的一句“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感动了很多人。他回顾的奋斗史,就里一部孤独史。“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经常在酒肆邂逅的野老遗民口中,知悉更多系骨裂肉的惨痛。大地深雪,埋葬了太多无辜。竹帛难罄的遗事,荒芜在黄土垄上。”孤独的历史诚如野夫所言。
王智娜说那些被时代抛弃的贱民,如同巨幅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群像,载着苦难的灵魂,心力交瘁地跋涉、挣扎在崎岖泥泞的山路险滩。我觉得那每个灵魂都没有摆渡,他们靠不了岸,只能在孤独困苦挣扎中消散!
和平年代的我们,孤独经常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是小孤独,个人的小圈子。我们要学会驾驭孤独,赏一溪烟云,看一树花落,聆一曲妙音,品一壶新茶,饮一杯老酒,随性度日,和灵魂对话。
如果你是骨子里的大孤独,请想一想丛林法则吧。孤独是带有兽性的,享受孤独的人一定是王者,是啸震山林的猛虎,是横扫草原的雄狮,是俯冲而下的鹰。
享受孤独吧,笑对苦难吧,至亲而无言,人生最美的状态,是面对现实的千疮百孔仍然淡定从容。
此刻, 仰观夜空,你会看到,那月光真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