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孔子传》第六章“七十从心所欲”第一节“天下英才”。
最有感触的点是:
一、信任度
孔子刚到楚国,楚国当时的国君楚昭王,是位有雄才伟略的君王,早就仰慕孔子,本想着分封给孔子七百里土地。但经不住宰相子西一番警告、分析,又立马打消了分封孔子的念头。
我很为楚昭王惋惜!如此好的资源却不会利用,有可能让自己国家更加强大甚至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机会却白白浪费掉。
楚昭王和宰相子西的思维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也是被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给框住了。他们对孔子的信任度是远远不够高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家长。我们家长对我们的孩子真的真的很信任吗?我们家长对我们孩子的信任度又有多少呢?如果给孩子的信任度打分,满分是100分的话,又能打多少分呢?
我们都知道,自信心对一个人是最重要的!不说别人,就说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信心足了,是不是干劲就很足?那,如果我们信心不足,或者没有一点点自信,我们的状态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有动力去做事情吗?做事情的效率高吗?拿到的成果又将是什么样的呢?
又或者,我们稍微有了一点点信心,做事情刚有了一点眉目,这时候,身边的家人嫌弃我们做的慢,不相信我们最终会做成功,在一边不断的指手画脚甚至讽刺嘲讽。那么,我们做事情的信心又还会有多少呢?
感觉好才会做的好!大多数人几乎都是这样的!
有自信心会让我们有力量,会让我们感觉好,会更有利于我们去做事。如果再被人信任,自信心会更足,会更有利于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但,实际生活中,我们信任我们自己吗?我们信任我们的孩子吗?我们又真正的信任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有多少呢?我们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孩子又有多少满意呢?
信任是有力量的!家长们相信吗?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背后的真相是我们对自己不是足够的相信。我们都是不足够信任自己的,怎么能够给到孩子足够的信任呢?给不到孩子足够的信任,又能真正的支持到孩子走多远呢?
所以,提升自己的信任度,是关键!提升自己内在是关键!拓宽自己的视野是关键!减少自己各种各样的内耗(担心、恐惧、生气、愤怒、纠结、比较心、功利心等)是关键!
二、焦点、盲点
有焦点就有盲点。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关注好的,就会得到好的;关注不好的也会得到不好的。关注本身就是强化。
子路好逞勇,而孔子对“勇”偏偏有戒心。为此,经常敲打子路,并且还经常不分场合,不留情面,而这,恰恰一次又一次的强化了子路的“好逞勇”。
实际上,强化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人性中,都有下意识的反控制的一面,意思就是你越不让我干啥,我偏干啥。越控制会越反控制。
最终,子路的好逞勇到死都没有被老师扳过来,反而,担心啥就来啥,子路后来果然在卫国的“蒯聩之乱”里,被人杀死了。
我就想啊,如果孔子对待子路的“好逞勇”没有过多的担心,也没有不分场合的恣意教导子路,而是更多的去忽略他这个先天的气质,在合适的场合充分的尊重到子路的感受,并在子路没有很“逞勇”的一些事情上,引导子路去更多的内观,而不是老是去打击、折辱子路,子路的这个“好逞勇”的气质类型会不会有所减弱呢?
由此,我又想到我们的孩子,当他们出现一些我们以为的不当的行为、不好的事情或者说身上的缺点时,我们该如何去应对才能真正的支持到孩子有所改善,真正的使孩子朝着我们希望的样子去发展呢?
林院长经常讲,有焦点就有盲点,扩大光明,减少黑暗。在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去活学活用呢?
早上,丁娟老师分享的歌曲《每朵花都会盛开》里面有句歌词
“每朵花都会盛开只是在不同季节
在你自己的节奏里面静待花开
每个人都会长大只是有人慢有人快
生活无好无坏花开不败
静待花开”
特别的喜欢。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节奏,只要我们对生命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接纳、多一份信任、少一些评判、少一些指责、少一些唠叨、少一些怀疑、少一些担心……!每一个生命都会“盛开”!
孩子是这样,我们自己也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