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这是有些后人给刘禅的评价。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他被后人冠上了昏君之骂名,但又有人说他当时在魏国是人质身份,以这样的话来换取生的机会未尝不聪明。但的确如此吗?
同样是被俘虏的君主,孙皓便不似刘禅。《资治通鉴·晋纪三》记载:“庚寅,帝临轩,大会文武有位及四方使者,国子学生皆预焉。引见归命侯皓及吴降人,皓登殿稽颡。帝谓皓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皓曰:“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贾充谓皓曰:“闻君在南方凿人目,剥人面皮,此何等刑也?”皓曰:“人臣有弑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而皓颜色无怍。“由此可见,孙皓要比刘禅更有政治智慧。因为他知道自己对西晋并无威胁,杀他并没有任何好处,留下他给他封侯反而能留下一个仁厚的美名。所以他比刘禅更有骨气,也敢于去和西晋群臣针锋相对。
又比如说汉献帝刘协,他不满曹操大权独揽,暗下衣带诏,让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这可是实打实的想要杀死曹操。即使这样,他在封山阳公后依旧出入用天子仪仗,封地行汉制礼仪。为何如此?正是因为他清楚自己有汉朝皇室之名,知道曹操为了自己的的政权的名声和正统性绝对不会杀他,所以他最后寿终正寝。
再看刘禅的父亲刘备,他正是拥有极其敏感的政治嗅觉,直到曹操要利用他的仁义之名不会杀他,所以即便身陷曹营也敢于和曹操谈笑风生,甚至敢“借“走曹操的兵马去夺取徐州,这都是因为他看到了政局上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反观刘禅呢?他没有看到的是当时东吴还未灭亡,晋王正需要好好招待刘禅以吸引东吴投降,而且也需要把他作为灭蜀之功的代表名正言顺地篡位。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氏无论如何也不会杀他,而他依然一味装傻充愣,因为聪明吗?再者,司马昭和贾充会被他所欺骗吗?要知道诸如韬光养晦之类的权术正是司马昭和贾充所最擅长的。
所以刘禅的愚,并非大智若愚的愚,而正是愚钝的愚。这也正是为什么薛珝说蜀主昏聩,所以对刘禅有袒护之心的陈寿也只能对他做出“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不改变年号),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随意赦免罪犯,这是诸葛亮制定的法制方针)“的苍白的赞美。他的前大半生在贤明的四相的帮助下过得安安稳稳,所以他自甘平庸无能,最终自食苦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