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听《快与慢》

重听《快与慢》

作者: 滕海英 | 来源:发表于2023-06-01 23:11 被阅读0次

最近会重听一些书,因为这样有种熟悉感,不会过于烧脑,并且能同时做一些事。这次重听带给我的好处就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去破解一些执念吧。

1.平均值

就是我们的很多表现会回归平均值,就是会有表现过于好,也会有过于不好的时候,孩子也一样。看到自己和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会过于自信,相信下一次也会做的更好,有时是不切实际的。

这个让我放松了一些,就是表现不好实际很正常,不用过于自责,也不用苛责自己,这是大家都会有的,而且也要相信低谷过后会有山峰。所以表现不好的时候,更要安慰和接纳自己,活在当下,等待好的来临。也许作者并非此意,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对我有用就好,以后也不用纠结孩子怎么最近表现糟糕,没事儿的,早晚会回到平均值的,并且还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不用过于紧张。

2.未来无法预测

很多时候都会自信的以为可以预知未来,作者也讲到了,除非是规律性的东西,或者有数值可以估量的,否则几乎不可预测,因为要从更长的时间线去看,也就是说当下的成功,也许未来不一定持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讲富不过三代,父母优秀孩子未必如他们预期优秀吧。

哈哈哈,按我的理解来,孩子和自己的未来,同样不可预测,就像回到三年前,我无法想象现在的样子,现在的想法。对于孩子也一样,所以可以去想象未来,但也不固执于想象,允许不同吗?更多的活在当下的体验和感受中,既然未来不可预测,就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去用过去推测未来,不准确不说,还会带来过多的焦虑和恐惧。我要更好的活在当下,担心的事发生也没关系,我相信我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应对不了,也会过去,能力和心态还会提升,也不错。

3.厌恶失去不珍惜得到

我们对得到的东西,并没有多么的开心,持续的时间更短,感受的强度更低。反而对于失去呢?痛苦加倍,时间更长,还真的就是这样。一个是安心,一个是恐惧,恐惧的情绪,真的是大部分时间里大于喜悦的。

所以得到时放大情绪,用放大镜去看,失去时缩小情绪。跟情绪和平共处,过后调用理性脑去思考,其实书写就达到了这个目的,通过书写恐惧和焦虑,发现远没有想象的可怕,美好依然存在于点滴之间。

在回家之前,听这本书,似乎刚刚好,心态平稳了,期待减少了,不过度去预期和猜测,只去当下经历体会,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预期和现实不符极其正常。

相关文章

  • 快与慢

    快与慢 文/吾平 什么都想快、快、快 唯独,生老病死除外 什么都要慢、慢、慢 唯独,功名富贵除外 快与慢,上演着世...

  • 近期看的几本书

    时间,快与慢;思考,快与慢;稀缺;成功心理学;

  • 快与慢

    电影情节中动作的快放与慢放相结合,音乐节奏快与慢,声音大小快与慢,情节快与慢,共同表现了电影的张力,让人attra...

  • 慢与快

    慢与快 慢之为慢,是因为没有发现其快的地方...

  • 快与慢

    追求快的人 获得效率 而追求慢的人 获得整个世界

  • 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卡尼曼提出一有个观点,人的思考分为两种: 快的直觉思考方式 慢的理性思考方式。 先说直觉思考的来...

  • 快与慢

    幸福路人 寇柳娟,郑州,坚持原创分享第2天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朋友等着我呢,慌张中想把客户的3张专用发...

  • 快与慢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工作的忙碌很容易会忽略掉身边的一些事与物。适当地停下来感受一下,放松一下,调节一下,接下来的脚...

  • 快与慢

    日常生活中有关人生和成长的话题,我们往往会听到人们如下的说法: 大学里一定要做的几件事; 30岁前不去这些地方人生...

  • 慢与快

    友情提醒:请在空闲和安全环境下探索此问题! 有一个很奇妙的问题,有没有想过"慢中生快"? 首先,按照逻辑观点来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听《快与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sp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