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0日开始,我们就开始了《窗边的小豆豆》共读,有32位学生参加了共读群。在共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每天读一小节,读完对文段进行梳理,用文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读后感写得非常好,她们是用心去啃读,认真来书写的。优秀的读后感读来令人为之动容,小豆豆活泼、可爱、喜欢探索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从巴学园里学到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面对困难不放弃,不退缩的精神。
今天中午,我们在会议室隆重召开《窗边的小豆豆》共读结营暨颁奖仪式。在会上,我们邀请了三位孩子来作分享,首先是张雅珺同学上台作分享,她分享的题目是《我向往的巴学园》,张雅珺同学一上台,就十分熟练且流利地把《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如数家珍式地梳理了一遍,雅珺同学说:巴学园的午餐很有味道,都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小林校长把它美其名曰“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巴学园上课方式别具一格,在电车教室里没有固定的位置,想坐哪里就坐哪里,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小豆豆在巴学园里过得非常快乐,再也不是那个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了。张雅珺同学的分享让同学们对书中巴学园的情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位分享的同学是洪麟越,只见他面带微笑地走上前台,不慌不忙地讲了起来,他分享的重点是小豆豆,小豆豆是一个日本的小姑娘,她活泼、可爱、美丽善良,她不愿受到课堂纪律的管束。上课时给路过的文艺宣传人打招呼,跟屋檐下的燕子讲话。把抽屉弄得啪啪响,扰乱课堂。老师很耐心的讲解,上课注意听讲,她都不听,只好让她退学。妈妈很无奈,又给她找了一个新学校‘巴学园’。小豆豆很喜欢这所学校,因为这里有一位和蔼可亲的校长,校长和大家一起吃饭,品尝‘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上课自由,想学哪门功课都可以,座位随便坐,下课可以爬树,钻篱笆。这里的同学很特殊,有的身体矮小,有的身体残疾,小豆豆和同学们很友好,还帮助身有残疾的泰明爬上大树,实现了泰明爬上大树的愿望。 我喜欢小豆豆,她很调皮,有爱心、同情心、关心同学、帮助同学,这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洪麟越同学的分享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第三位分享的是蔡雨珊同学,她腼腆地走上前台,定了定神,开始说起来,她说的重点是巴学园里还请农民伯伯来学校给同学们讲农业知识,这令她感到很新奇。巴学园里不仅学课本上的知识,还向大自然学习各种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真是有趣。蔡雨珊同学虽然声音有点小,但说得很好,思路很清晰。、
三位同学都是脱稿分享,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同学作分享,他们还是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虽然还有些许瑕疵,但承担即成长,他们在分享的过程中,经历就是一笔难得的财富。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之路可能会有所帮助。我们开展共读会的目的就是为了燃起更多孩子阅读的火焰,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让阅读丰盈孩子们的内心,澄澈他们的心灵。
做完分享,我们对坚持共读,坚持完成16次打卡的17位孩子颁发了共读证书,共读证书设计得很有特色,看到孩子们上台领奖时喜悦的心情就知道。32个孩子只有17个孩子领到证书,这也符合“二八”定律,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孩子都是共读路上最优秀的,他们有一颗不断上进的心,内心有一种坚持的力量,这种强烈的内驱力必将扩散到学习方面,引领他们一路欢歌,一路成长。
愿孩子们如小豆豆一样,活泼、可爱、喜欢探索、对世界永远充满好奇,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之路上,乐观、积极、向上,走出一个属于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