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家,看见一台缝纫机,是老式缝纫机。估计有个六七十年历史了。算是现代古董。
近几年总有人走街串巷修理缝纫机,或是回收旧缝纫机。想必旧缝纫机很有市场。朋友家的这台缝纫机也是她婆婆生前用过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谁家要是有台缝纫机那可是一大件。我家就有一台“嫦娥”牌缝纫机,是我母亲的最爱。那时我家大、小人的衣服都是我母亲用她的缝纫机给缝制。所以我很小就学会缝纫机,也会经常使用缝纫机做些简单的活,结婚后就再也没碰过缝纫机。
如今在朋友家,见她摆弄几块布料,要用手缝还挺麻烦。我说,你要不着急,哪天你上我家,我给你缝吧,我家是电动的缝纫机,用起来挺方便。她说我家储藏间里有缝纫机。不常用嫌麻烦,用手慢慢缝吧。
我说那得多长时间能缝完啊。朋友问我:“你会用俺家这种老式缝纫机吗”?我说:“会呀,不过都几十年不用了,怕是手生了,让我试试吧”。
我俩抬出缝纫机,也挺奇怪,我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我打开缝纫机,见机器面板掉漆了,破旧不堪,打开盖板,拉起缝纫机头,很顺手的摆在面板上,朋友找来抹布擦擦灰。我看了看这台缝纫机的牌子是“标准”牌。再把皮带轮用扳手搬一下,随手转下缝纫机头上的轮子,皮带上好了。上好底线,又找出一轴绿色棉线,插在缝纫机头上的插线柱上,再搬下压脚,认针,穿线,准备就绪。这一套动作娴熟的我都吃惊,真就没有一点陌生感。很想坐下来找找踩踏缝纫机的感觉。
有人说学会骑自行车,放那间隔20年不骑,都不会忘记。在我看来,会用缝纫机,间隔二三十年不用也不会忘。我找到了当年用缝纫机的感觉,真的很亲切。
于是,朋友的几块布,在我的手里和缝纫机唱了一阵缝制“交响曲”。我缝直线,卷边,镶松紧带,轧上粘条。干的手到擒来,忙活有一个小时。意犹未尽,朋友的几块布料,通过我用缝纫机缝制变成了她想要的成品。
真没想到,用老式缝纫机的感觉很亲切,因为我家缝纫机是伴我成长的。看到这台久违了的缝纫机浮想联翩,缝纫机是历史性贡献,曾经解决了多少家庭穿衣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如今国家强大,经济繁荣,物资丰富,百姓家里再也不用自己做衣服。谁还用这种缝纫机呢?中国广大妇女早已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
往事如烟,缝纫机留给我的记忆是深刻的,也是难忘的。我对缝纫机有着很深的感情,由喜欢到热爱,我买的电动缝纫机就是最好的见证。
我由衷的发出感叹:久违了,缝纫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