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周末一件小事和孩子通完电话后,心里格外踏实。/我给孩子专门打电话说了周末一件小事,挂完电话,心里格外踏实。
上周带孩子和他的围棋同学回小区,快过马路时,他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 他同学告诉她妈说/他同学电话里说:“妈妈,我们快到公交站了……”。原来,她妈刚好开车路过,要来接我们,孩子一听,说:“你没说我们在哪个公交站,他找不到我们的”。我听到后,立马反驳说,“没说哪个站她也能找到,一听就知道是这个站”。说完,我们就继续过马路了。
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晚上,坐火车回公司,回忆这个周末与孩子的交流过程,发现孩子正在努力表达准确,但被我否定了,感觉很不该。因为那天上围棋课前,我曾经和孩子谈起口语表达的问题,我不应该打击孩子力求表达准确的努力。
晚上,我给孩子专门打电话,肯定了他的说法,说加上车站信息后,表达更准确,不会让人误解。你那样考虑很好。孩子或许感受不到有什么含义,但这样做了,我就没那么自责了。
===》本篇有三大进步:第一,第二段采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事件过程,逻辑清晰。此前我都是间接描写,感觉逻辑上特别别扭//感觉逻辑不清晰,不易理解。第二,“原来,她妈刚好开车路过,要来接我们”,是间接表述对话,使得对话突出重点。也就是说,第二段的对话过程使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这使得逻辑清晰,表达顺畅。第三段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思维时避开了长状语的形式。
===》第二段如果用间接描写会比较别扭,我以前会这么写:
上周带孩子和他的围棋同学回小区,快过马路时,他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问我们到哪了。 他同学告诉她妈我们快到公交站了。挂了电话,他同学说,他妈妈待会就开车过来了,让我们等一下。孩子一听,说他同学没说我们在哪个公交站,他妈找不到我们的。我听到后,立马反驳,告诉他没说哪个站她也能找到,一听就知道是这个站。说完,我们就继续过马路了。——这间接描写明显没有上面的表达好。
===》句子比较:
1.上周带孩子和他的围棋同学回小区,快过马路时,他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 他同学告诉她妈说/他同学电话里说:“妈妈,我们快到公交站了……”。
2.上周带孩子和他的围棋同学回小区,快过马路时,他同学接到妈妈的电话,他同学说:“妈妈,我们快到公交站了……”。
“他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 变成“他同学接到妈妈的电话”。为什么要这么改呢?因为上文是“上周带孩子和他的围棋同学回小区,快过马路时”,里面三个人不包含他妈妈。一个段落就像电影的一个场景,试想,银幕上,三个人正在过马路,他妈妈打电话的镜头闪现两秒,再接着播放过马路场景,这得多晃眼呀。
另外一个原因是视角的问题。该段落是站在我的视角上叙述的,应该首先写我最直接接触到的信息,比如听到、看到的,而不是先写我推断出来的。我先听到他同学电话响,再看到他接电话,进而推断出是他妈妈打来的电话。按照这个逻辑,该写什么,后写什么是很清楚的。按照人感官接收的信息写,符合人的认知习惯。这让我想起了格林童话里那个故事中的写法。
在公主被女巫诅咒在15岁时死去的那个故事里,最后的那个王子去城堡时的所见就是用这种写法。当王子来到城堡外面时,文章开始描写城堡的外观,当王子来到城堡里面时,又描写城堡里的景象,这些都可以理解成按照文章主人公感官接收的信息来写的的方式。
此前我曾纠结,“他同学的妈妈”做主语,接着是“他同学”做主语,到底行不行?算不算主语不一致呀?现在我知道,这种方式在语法上是没问题的,两者构成复句,构成承接复句。复句内各分句的主语是可以不同的。之所以说两句都由“他同学”做主语更好,是考虑到文章环境是说三人过马路,是环境决定的。
====重写:
上周我接到学围棋的儿子和他同学,打算做公交车回小区。快过马路时,他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妈妈,我们快到公交站了……”,我听他电话里说。原来,她妈刚好开车路过,要来接我们,儿子一听,说:“你没说我们在哪个公交站,他找不到我们的”。我接着说,“没说哪个站她也能找到,一听就知道是这个站”。说完,我们就开始过马路了。
===感觉上面表达顺畅多了。搜了很多关于语句连贯的内容,大部分文章的基本观点就是要把单个的句子写好。如果单句都写不好,就谈不上连贯了。由此出发,改写出了上面一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