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5月13-17日8:00-20:30
天气:持续晴朗有微风
记录人:迷迭
关键词:三大关系;物质循环;自然教育的目的;舒适圈
人与自然
l 自然带给我的美好体验,万物与我有关
情感是一种很奇妙的存在,很难说是哪一秒钟被自然感动。但想起自然,总会有很多美好的画面。
当我姿势略显笨拙的爬上一棵核桃树,反手抱住比我手臂粗好几圈的树干,觉得比任何保护措施都要结实有力,虽然是在不熟悉的树上体验灵长类的生活,但是奇妙的觉得安心。一股来自核桃树清幽的香气,环绕在我脸颊的四周,安静而美好。
用帽子遮住脸,从帽子的散热孔偷偷窥视在树洞里安静孵蛋的北红尾鴝,对视上的一瞬间,她在黑黝黝的树洞里,眼睛却依然不减光芒。
在努力吸引兔子的注意力时,它却露给我一只屁股和短尾巴,我忍不住摸了摸它尾巴上柔软的毛,却触手一片温热,感觉心都要软化了。
有的体验可能很难感同身受,但我的确在那个时刻强烈的感受到,万物与我有关。
l 物质的循环
¡ 重新审视我们与水的关系
在沃思花园里,蚊滋滋带着我们重新感受了物质的循环。水从哪儿来,经历过什么,最终到哪儿去,我们参与了水循环的哪些部分,我们与水是怎样的关系。在这里,水循环不是需要记住的关键知识点,而是生活的智慧。
水从自然中来,我们或者使用几百米深的地下水,或者是层层净化过的雨水。地下水是我们重要的水源,它需要保持干净,为此要避光、保持封闭性以及静置。水进入我们的身体里,一部分会通过尿液排出,它会在发酵稀释之后,再浇给果树,回归大地,滋养生命。地下水还会用来清洁,清洁之后的水也并非直接流入土地或者排入江河,而是通过沉淀过滤,流向一个小小的湿地,在北京平谷这样一个干旱缺水的低山地带,竟然也滋养了一小片水生植物。
我们还需要水来灌溉农田,喂养牲畜,生产的用水量是非常大的,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沃思花园开始收集雨水,雨水可以满足一部分生产的需求,缓解地下水水源的紧张。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些生产生活的环节,是不是可以不用水或者少用水,也能达到我们的目标?比如说,不用冲水的生态旱厕、不用洗洁精的麦麸洗碗方式、选择能够适应干旱环境的农作物和香草。在这里,水是被精细对待的,我们重新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们在这些环节,真的需要用到那么多的水吗?在水资源如此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与水合作,而不是支配水资源。
¡ 在物质的循环中不会有浪费
什么是浪费?浪费是对资源使用的不当,消耗的数量超出了本身所需的资源数量。我们的身体不需要很多食物,但却占有了很多而无法享用它;我们不需要很多东西才能生活,却占有了很多东西而不能使用它。但自然中不会有浪费,吃饱了的动物会停止取食,任由其他动物分食;牛粪离开牛的身体,变成了另一些生物的食物。为什么呢?我不断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想,自然的环境是开放且流动的,气味、温度在自然中交织融合,一种新事物的出现自然会吸引着另一种事物,绽放的花朵吸引着蜜蜂,新鲜的牛粪吸引着粪金龟,毛虫聚集的地方吸引着大杜鹃,但如果,这个环境是隔绝的,是封闭的,那么循环就会被打破,成为一根单向的“链条”,而为了链条的运转,需要人花费非常多的努力,做着自然本会自然运作的事情。
人和人之间也是如此,我们彼此封闭在各自的空间,我怎会知道你的需要,哪怕我们只有一墙之隔,可能我仍然不知道你是谁,你是否值得信任。你即便想要分享,也会有所怀疑,在城市的场景中,我们怎样重新建立这种循环呢?
¡ 丰富的生物的多样性才能支持物质的循环
我以前只知道自己热爱生物多样性,这种丰富和多元对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价值,但生物多样性的背后是什么我看重的是什么,我一直都在寻找。
在沃思花园的这段旅程中,除了重新感知物质的循环,我也注意到,为了维持这种循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必须的。只靠人类或者任何一种单一的生物都不可能维持这种循环。物质的循环需要各种生物的“帮忙”:绵羊来“修剪”草地;鸡和兔子来消化野草;厌氧好氧的微生物、蚯蚓大军发酵和分解有机物;湿地植物清洁水质;野草是土地的保湿屏障;农作物吸收阳光转化为其他生物的能量......那.....我们在哪儿?人类在哪儿呢?我们设计了一些场景,让某些功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我们也要劳动,也要参与物质的循环,从物质的循环中,我们很荣幸的分享到了生命积攒的能量,并且把这种能量积蓄传递下去。在物质的循环中,每一种生物之间彼此依赖,都有自己的不同的位置和角色,共享着这片自然。
人与他人
l 清楚的知道你自己要达成什么需要智慧
我们什么时候才需要目标?当我们需要有明确的指向,且需要与他人合作最终走到那个目的地的时候,我们需要目标。
这一次的培训,我们的小组花了很多时间来打磨目标和主题。一开始我们想不出主题,先写了几个关键词,什么“夜间生物的视角”,“植物的状态”,“关照内心”,而目标则是“通过夜间体验,激发营员对于夜观的热情。”可是,“然后呢”?萌芽和我们说,她听了我们对于活动的介绍,已经被我们激发出了热情,她觉得可以先不用去参加活动了。这个反馈不由得让我思考:对呀,如果她已经有热情了,我们的目标就实现了吗?我们想传递的某些东西已经够了吗?答案很明显是没有。我们希望营员能来参与夜观,但是来参与就是目的吗,我们觉得还不是。
重新思考之后,我们将目标设定为让大家“产生对黑夜中生物多样性的新认识。”但新认识好像还是不够具体,我们又更具体的定义为“了解树及它周围的生态”。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夜已经深了,稻子忽然提出一个关键性问题:如果我们希望大家了解树的生态,那么白天不可以吗?为什么一定是晚上?......是啊,为什么我们这么希望晚上带大家来观察呢?那个在心底的理由是什么?毛栗子说,我们想让大家看到黑夜与白天的不同。似乎又更清晰了一点点,但是,不同究竟是什么的不同呢?我们好像又陷入了某个泥潭.....啊,我们想到,其实我们希望大家了解夜间生物的独特之美!走到这个时候,我们三人才觉得,似乎到了对的地方。
想出主题的过程也是非常困难,我们从一些模糊的关键词,到一些不太贴切的主题,陷入集体沉默,又去柿子林观察找灵感,互相的思维激发,被自然的神奇激发,当稻子说到“睡着的树和醒来的夜晚”时,我们看到了彼此脸上的光芒,多么有画面感的主题,感觉会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
现在回想整个过程,其实我们想不出来主题,也是因为我们对于课程的重点和亮点还没有很具象的想象,我们有很多零散的素材,但是如何把它串联成一个东西,找到核心与亮点,还没达成共识和一致,有了主题和目标,后面的很多活动设计都容易很多了。
在培训结束之后,我又找出自己之前写的课程方案,又有了不一样的视角,从“认识公园常见的10种鸟;观察鸟类的行为,产生对鸟类的好奇心”,变成了更为具体和清晰的“通过观察湿地生活的鸟类形态及行为,欣赏在自然状态下鸟类的美,使7-9岁第一次观鸟的儿童学会正确的观察鸟类的方法,产生对鸟类观察的兴趣,开启观鸟之路的第一步。”但这样就够了吗?为什么?真的吗?然后呢?什么样的目标才是一个好的目标?我的心里有一些答案,但我知道这不是终点,需要带着这些思考不断实践。
l 与人的互动中看到自己
我们常常能从与他人的互动中看到自己,我们三人小组中有稻子、毛栗子和我,被称为平均年龄最小的组合。毛栗子热情洋溢,每个人都可以从她生动的描述“夜观”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期待与兴奋,光是听一听,就可以被激发出热情;稻子能想到非常灵动的主题“睡着的树与醒来的夜晚”,还总是可以直指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是想让大家了解树的生态,那为什么一定是夜晚?”。而我可以感受到我对于“有”这件事比较着急,我的习惯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先出一版方案,哪怕它还不是一个让我们满意的方案,但至少先有,然后再一点点完善。对我来说,我很容易止步于“有”,而没有再去细琢精进,这一点上,团队的伙伴给了我很多坚持下去,再试一下的力量和行动。
人与自己
l 生病带给我的觉察:感知力的变化+身体的需要
培训的第二天,可能是因为中午洗完头发没有吹干受了风,下午的时候胃开始抗议着罢工,钝钝的疼痛感不时的袭来,那个时候特别希望自己能吐出来。吐了三次之后感觉好些了,但开始特别虚弱,头沉甸甸的,晚上的活动没有参加,裹了两层被子睡的昏天黑地,晚上只能喝点米汤,胃口全无。幸好第二天状态有缓解,但身体仍然是“能躺着就不想蹲着,能蹲着绝不靠着,能靠着就不会站着”的状态,那个时候自己的全部精力似乎都在感知那个不舒服的部位,能保持一丝微弱的清醒和感知现在周围在发生着什么。
中午喝了酸梅汤吃了黄桃罐头之后,就感觉自己的状态好很多,不仅生活能”自理“,还有精力照顾仍然不舒服的营友喝几口酸梅汤,还有精力去撩下小兔子并拔草喂个羊。这一次的生病,让我很明显的感觉到在不同的状态下,自己感知能力和精力的巨大差别,先关照好自己,才有可能顾及他人。
身体自己会告诉你,它最需要什么,有的时候,想吃什么就是身体的信号。生病的时候看见肉和饭感觉没胃口,但是看到酸梅汤和黄桃就觉得好像有了力量,甜度给了身体能量和养分,酸味消解了胃部的不适,好像又重新找到了日常工作的节奏,那个时候还特别想喝即冲素食咸咸的紫菜蛋花汤,可能是身体需要盐分,给大脑的一种直接的联想吧,身体真的很诚实,需要被好好的感知需求和关照。
l 人生是在扩展自己的舒适圈
讲课的时候老师谈到舒适圈,在自然中的冒险教育,是在帮助人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但是又不至于一下子进入到恐慌区。我不由得想到自己,其实自己的人生选择,不就是不断在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嘛。
高考时我觉得父母能够照顾到的地方太舒服了,我想去别的地方看看,选择到了武汉。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在此相遇又离开,不同于北京的湿热、丰富的蚊虫一开始让我觉得不习惯极了。毕业后觉得公益环保领域是我的舒适圈,所以选择了去基金会这样一个自己觉得比较有挑战的地方,快速的了解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用系统性的视角去看问题,用变革理论去梳理项目的逻辑.....对我来说都是挑战。
去年有一次参加培训的时候,同期的一位学员对培训的场地很不满意,我感受到她对于两旁有野草的漆黑的石子道路,只有一台风扇闷热的上下铺房间、可能还时不时遇到些虫子的环境有恐惧和不安,那个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对这样的环境可以泰然处之,自己已经不知不觉从原本的舒适圈走出了很远。依然记得小学的时候被一起玩的小男生拿着死掉的虫子吓得满院乱跑时的场景,出去露营的夜晚感觉腿上好像有虫子在爬的恐惧,还有我觉得自己喜欢自然,却又不知道如何真正亲近自然的些许迷茫。现在,我能意识到自己的感知力在不断的扩展,进入到自然环境中,我觉得不孤独也很少会觉得害怕,我知道万物都有它自己的位置,它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向你袭来,它自有奇妙的生活规律。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回到它真正的位置
这一次的学习让我对自然教育有了更多认识,以前有人问我“自然教育”究竟是什么,是带着孩子在自然中玩耍吗?是在户外活动中挑战自我吗?是在农场种菜插秧吗?现在我好像可以清楚的说出我理解的自然教育了。
我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回到它真正的位置。小时候接受的教育让我们觉得人是万物之长,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是可以支配、利用任何资源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捕杀、食用任何可以吃的东西;我们可以无节制的使用资源只要我们“需要”发展;我们可以把其他生物和我们隔绝开,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这是真的吗?我心底有一连串的疑问......
在持续的自然观察中,我强烈的感受到万物之间存在的联系,今日牛吃进去的草,化为一坨新鲜冒着热气的牛粪,从牛的身体里离开,又成为“牛粪餐厅”:粪金龟的食物和育儿所、吸引了蝇类还有真菌,当然还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然后它们也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生命的生生不息,有许许多多生动鲜活的故事。我们作为人类,不过是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极其普通的一种生物,我们观察、感知自然,学习与自然合作,接受自然和万物的馈赠,也理应考虑我们的生活对于环境的影响。自然教育帮助人们重新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帮助人们看到我们身处于系统之中,每种生物与我们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引发我们去思考,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的行为对于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