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这有一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我,如果有幸能得到核聚老师的解答,那真的是感激之至:大家都知道选择大于努力!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同时面临多种选择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是适合自己的?我感觉选择好像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一件事情。
【答】核聚老师:
“选择大于努力”这种流行的观点是错误的!选择大于努力是胡扯!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是胡扯!很多公号,很多公知,很多大V,都这么说,起个文章的标题是什么选择永远大于努力等等,都是胡扯!
为什么?因为选择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努力!为什么称之为胡扯呢?在这些人的眼睛里面,在他们的概念里面,选择跟努力无关哪!他不知道选择就包含巨大努力,那不就无知吗?对不对?无知造成这个逻辑的不通,如果他知道选择本身包含着巨大努力,他还在说选择大于努力,故意胡扯,那就别有用心,是吧?这些人坏蛋,别有用心!对吧?他试图在告诉人们,如何投机取巧!是不是?怎么投机取巧?就是他有投机取巧的办法。
把人家贬一顿,损一顿,批评一顿,挖苦一顿,然后,你看我,我会去做选择吧,对吧,你轻飘飘地跟我学吧,轻飘飘地选择,四两拔千斤,多好。我们看事实就知道了,做选择,读任何人的传记就知道了,做个选择有多难!
巴菲特做选择,选择去哈佛没去成,后来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读金融,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怎么做的选择?大量的阅读量,他读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系里面有个人叫格雷厄姆,这个人写了本书叫《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震撼的震撼级的专业的著作,所以他是投奔格雷厄姆去啦,找一个他敬佩的老师,他为此去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这个选择是在巨大的阅读量基础之上的。
我们再来看毛泽东,毛泽东的选择,青年时代,毛泽东做过多少事情啊,小学老师当过,也当过兵,那个书店小老板也就做过,小学的校长也做过,这个当时的新媒体他也干过,在长沙,在出报纸,办报纸也干过。选择了这么多职业。多难!他如果那个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正确的判断,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是做什么事情最有价值,早就选了!至于这么费劲吗?他在上海洗过衣服是吧?大冬天的,给人家洗衣服,这种生意也做过。
选择有多难?太难了!不单要有巨大的知识储备,不断储备知识,而且要身体力行的去试,一个一个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这个社会的变化,社会的机会。选择确实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一件事情之一,为什么?它需要这个知识,还需要胆识,还需要行动力,还需要不怕吃苦不怕烦,一件一件去尝试。
当知识不足的时候,判断力不足的时候,懂得去建立联系,去找老师去,找同学去,包括毛泽东在北大,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为什么?因为北大有杨昌济呀!他老师杨昌济,在湖南一师的杨昌济在北大工作,追着杨昌济去了北大了。结交朋友,通过老师朋友的支持,再帮助自己判断。然后,还判断不清楚,那就尝试,也不怕苦,不怕烦,不怕累的,一个一个去试。
然后,然后才能在大概率上找到社会所需,社会的大趋势又是自己所长,所愿的那个结合点。
网友评论